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0页 |
1.1 调研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1.1 调研背景 | 第13页 |
1.1.2 调研目的 | 第13-14页 |
1.1.3 调研意义 | 第14页 |
1.2 已有的研究基础 | 第14-17页 |
1.2.1 国内的研究基础 | 第14-16页 |
1.2.2 国外的研究基础 | 第16-17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基础的综合评述 | 第17页 |
1.3 调研对象和过程 | 第17-18页 |
1.3.1 调研对象 | 第17-18页 |
1.3.2 调研过程 | 第18页 |
1.4 调研内容与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.1 调研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4.2 调研方法 | 第19页 |
1.5 调研的创新点及不足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税收征管的现状 | 第20-26页 |
2.1 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发展概况 | 第20-21页 |
2.2 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现行的举措 | 第21-23页 |
2.2.1 区内对入驻企业特有的税收优惠政策 | 第21-22页 |
2.2.2 区内对招商引资的奖励措施 | 第22-23页 |
2.3 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区内税收征管现状的调查 | 第23-26页 |
第3章 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税收征管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6-39页 |
3.1 区内税源管理有难度 | 第26-29页 |
3.1.1 区内税源特殊且波动频繁 | 第26页 |
3.1.2 过度依赖木材加工业缺乏长久性 | 第26-28页 |
3.1.3 中俄跨境企业税收情报交流不畅 | 第28-29页 |
3.2 税收政策体系有缺陷 | 第29-31页 |
3.2.1 直接优惠为主的税收政策过多 | 第29-30页 |
3.2.2 现行优惠政策导向作用不大 | 第30-31页 |
3.2.3 所处经济环境影响税收政策的落实 | 第31页 |
3.3 对区内集团企业征管有畏难性 | 第31-33页 |
3.3.1 集团企业会计核算不够规范,随意自定标准 | 第31-32页 |
3.3.2 日常征管过程中的浅表性 | 第32页 |
3.3.3 “营改增”加大了税收征管难度 | 第32-33页 |
3.4 区内纳税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| 第33-36页 |
3.4.1 税收宣传和指导工作缺位 | 第33-34页 |
3.4.2 税务机关人员的素质与观念意识脱节 | 第34-35页 |
3.4.3 忽视巡查巡管的有机结合 | 第35-36页 |
3.5 调研典型企业:三峡木业 | 第36-39页 |
3.5.1 三峡木业简介 | 第36页 |
3.5.2 三峡木业在区内的税收征管情况 | 第36-37页 |
3.5.3 三峡木业所存在的税收征管问题 | 第37-39页 |
第4章 完善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税收征管问题的措施 | 第39-46页 |
4.1 加强税源监控工作 | 第39-40页 |
4.1.1 建立规范的税源监管制度 | 第39页 |
4.1.2 实施中俄税收情报交换制度 | 第39-40页 |
4.1.3 挖掘潜在税源,培育主体税种 | 第40页 |
4.2 健全税收政策体系 | 第40-42页 |
4.2.1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| 第40-41页 |
4.2.2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相关配套措施 | 第41页 |
4.2.3 强化税收风险提醒 | 第41-42页 |
4.3 提高税收服务质量 | 第42-43页 |
4.3.1 加强对企业的税收辅导工作 | 第42页 |
4.3.2 提升税收执法水平和税款入库率 | 第42-43页 |
4.3.3 转变税收征管人员观念意识 | 第43页 |
4.4 完善税收征管环境 | 第43-46页 |
4.4.1 努力构建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| 第44页 |
4.4.2 制定量化标准分类管理 | 第44-45页 |
4.4.3 规范涉税案例的科学应用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附录A 对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税务机关税收征管问题的采访 | 第49-51页 |
附录B 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区内企业税收征管相关问题调查问卷 | 第51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