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网络盗窃行为的法律规制探究
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一、网络盗窃行为解读 | 第12-19页 |
(一)网络盗窃行为的涵义 | 第12-14页 |
1.网络的扩大解释 | 第12-13页 |
2.盗窃的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(二)网络盗窃行为的类型 | 第14-16页 |
1.盗窃电子资金 | 第14-15页 |
2.盗窃虚拟财产 | 第15页 |
3.盗窃有偿服务 | 第15-16页 |
4.盗窃有价账号 | 第16页 |
(三)网络盗窃行为的特征 | 第16-19页 |
1.行为的低风险性 | 第16-17页 |
2.行为的一对多性 | 第17页 |
3.行为的普遍性 | 第17-18页 |
4.危害的严重性 | 第18-19页 |
二、我国网络盗窃行为立法规制现状及问题 | 第19-25页 |
(一)网络盗窃行为立法规制的现状 | 第19-21页 |
1.网络盗窃行为的民法、行政法规制 | 第19-20页 |
2.网络盗窃行为的刑事立法规制 | 第20-21页 |
(二)网络盗窃行为立法规制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5页 |
1.虚拟财产立法保护的滞后性 | 第21-22页 |
2.民事立法规制的局限性 | 第22-23页 |
3.行政立法与刑事立法的不协调性 | 第23页 |
4.刑事立法规制的不完善性 | 第23-25页 |
三、我国网络盗窃行为司法应对现状及问题 | 第25-32页 |
(一)网络盗窃的典型案例 | 第25-27页 |
(二)网络盗窃行为司法应对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2页 |
1.行为定性之争 | 第27-29页 |
2.既遂判定相异 | 第29-31页 |
3.数额认定不一 | 第31-32页 |
四、域外网络盗窃行为法律规制考察 | 第32-38页 |
(一)域外网络盗窃行为法律规制现状 | 第33-36页 |
1.美国 | 第33-34页 |
2.日本 | 第34页 |
3.韩国 | 第34-35页 |
4.德国 | 第35-36页 |
5.台湾 | 第36页 |
(二)域外网络盗窃行为法律规制评析 | 第36-38页 |
五、我国网络盗窃行为法律规制的完善 | 第38-45页 |
(一)我国网络盗窃行为立法规制的完善 | 第38-43页 |
1.刑法谦抑理念的考量 | 第38-39页 |
2.民法、行政法规制的完善 | 第39-40页 |
3.刑事立法规制的完善 | 第40-43页 |
(二)我国网络盗窃行为司法规制的应对 | 第43-45页 |
1.行为定性 | 第43-44页 |
2.既遂判定 | 第44页 |
3.数额认定 | 第44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