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总体规划论文

漳州碧湖生态园低碳生态指标体系研究及其碳排放分析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1 绪论第13-31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生态城市和生态城镇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低碳视角下的生态园区概念第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第14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指标体系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指标体系第18-21页
    1.3 低碳生态园区案例研究第21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低碳城市案例研究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低碳城市案例研究第25-30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30-31页
2 碧湖生态园低碳生态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1-51页
    2.1 指标体系的建立基础第31页
    2.2 现状分析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区位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规划范围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用地现状第34-35页
    2.3 规划目标第35页
    2.4 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第35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宜居环境营造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能源资源利用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绿色建筑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公共设施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低碳交通第47-51页
3 碧湖生态园低碳生态规划的重点技术措施第51-60页
    3.1 宜居环境营造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生态廊道保护区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绿道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生态绿化示范区第52-54页
    3.2 能源资源利用第54页
    3.3 低碳交通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公共自行车系统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新能源汽车第55页
    3.4 绿色建筑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水敏性城市设计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城市绿地景观空间布局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基于建筑环境模拟的优化设计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绿色建筑示范区第57页
    3.5 公共设施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打造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教育设施可达性第58-60页
4 碧湖生态园低碳生态指标体系的碳排放情景分析第60-75页
    4.1 主要碳排放分析模型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IPCC模型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WRI分析模型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LEAP模型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Kaya碳排放恒等式第61-62页
    4.2 碧湖生态园碳排放分析第62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建筑部门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交通部门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能源资源部门第67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绿化部门第72-73页
    4.3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碳排放情景分析计算结果汇总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各部门碳减排放比例第74-75页
5 漳州碧湖生态园低碳生态规划建设保障机制第75-78页
    5.1 以低碳生态规划为核心的全方位规划管理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城市设计相关规划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景观相关规划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交通相关规划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燃气等能源相关规划第75页
    5.2 以示范区建设为先导推进低碳生态新城建设第75-76页
    5.3 建立指标落实与评估考核机制第76页
    5.4 建立基于市场的政策体系第76页
    5.5 建立舆论引导与公众参与机制第76页
    5.6 积极引入合同能源管理第76-77页
    5.7 创造条件开展碳交易第77-78页
6 结论第78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2页
作者简历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阿维A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IL-17及JAK3mRNA表达的影响
下一篇:艾拉莫德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、迁移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