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公园景观的节水规划探讨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18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0-11页 |
·公园 | 第10页 |
·城市公园 | 第10页 |
·节水 | 第10页 |
·节水型景观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| 第11-18页 |
·国外景观节水设计研究历程 | 第11-15页 |
·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5-18页 |
第2章 引言 | 第18-24页 |
·选题的背景 | 第18-20页 |
·水资源紧缺 | 第18-19页 |
·城市公园对水资源危机反应"迟钝"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1-24页 |
第3章 城市公园用水问题的基本认识 | 第24-28页 |
·城市公园用水供求关系认知 | 第24-26页 |
·城市公园用水类型及需求量 | 第24-25页 |
·城市公园可利用水源及其特点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城市公园用水紧缺的成因分析 | 第26页 |
·资源型缺水 | 第26页 |
·工程型缺水 | 第26页 |
·水质型缺水 | 第26页 |
·城市公园用水紧缺的具体影响 | 第26-28页 |
·用水紧缺影响公园景观表现 | 第26-27页 |
·用水紧缺影响公园使用功能 | 第27-28页 |
第4章 城市公园景观节水规划设计的内涵 | 第28-34页 |
·城市公园景观节水规划的目标与本质 | 第28-29页 |
·城市公园景观节水规划的目标 | 第28页 |
·城市公园节水规划的本质 | 第28-29页 |
·城市公园景观节水规划的原则 | 第29页 |
·自然优先,低干扰原则 | 第29页 |
·节水设计景观化原则 | 第29页 |
·节水规划与各专项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| 第29页 |
·城市公园景观节水的总体思路 | 第29-34页 |
·加强对非常规水源的收集利用 | 第30页 |
·维护水景水质,减少污染 | 第30页 |
·改善公园水循环过程 | 第30-32页 |
·提高灌溉配套设施用水效率 | 第32页 |
·进行节水的科普教育宣传 | 第32-34页 |
第5章 城市公园景观节水规划设计的具体策略 | 第34-62页 |
·城市公园雨水收集利用策略 | 第34-44页 |
·确定公园雨水利用的基本方式 | 第34-38页 |
·结合公园景观元素进行雨水综合管理 | 第38-44页 |
·中水循环利用策略 | 第44-46页 |
·建造封闭式生物污水处理系统 | 第44-45页 |
·利用湿地塘床系统净化污水 | 第45-46页 |
·植物景观的节水规划策略 | 第46-54页 |
·原有植物的保留和保护 | 第46-47页 |
·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| 第47-50页 |
·优化植物配置,构建节水型植物群落 | 第50-53页 |
·遵循植物景观的时间效应,谨慎大树移植 | 第53-54页 |
·尊重场地自然过程,适当干预 | 第54页 |
·水体景观的节水规划策略 | 第54-62页 |
·注重自然水体的保护性利用 | 第54页 |
·确定合适的人工水体面积与形式 | 第54-55页 |
·驳岸池底的生态化处理 | 第55-59页 |
·季节性水景营造 | 第59-61页 |
·水景旱作的"意境水"设计 | 第61-62页 |
第6章 重庆市城市公园景观节水现状调查分析 | 第62-78页 |
·重庆市水资源现状 | 第62-63页 |
·人均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缺水矛盾突出 | 第62页 |
·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、水资源浪费严重 | 第62页 |
·城镇化的发展,未来水需求量扩大 | 第62-63页 |
·样点公园的选择与调查对象的确定 | 第63页 |
·重庆市城市公园用水情况 | 第63-67页 |
·公园水源 | 第63页 |
·公园用水量 | 第63-67页 |
·重庆市城市公园景观节水问题分析 | 第67-76页 |
·雨水收集利用环节薄弱 | 第67-70页 |
·中水循环利用不受重视 | 第70-71页 |
·植物造景欠缺节水考虑 | 第71-72页 |
·水景耗水严重,水质差 | 第72-75页 |
·绿地灌溉系统陈旧,灌溉方式落后 | 第75-76页 |
·改善对策及措施 | 第76-78页 |
·推进城市公园节水改造工程 | 第76页 |
·由点及面完善城市公园的节水系统 | 第76页 |
·逐步实现科学化的公园管理 | 第76-77页 |
·加强节水的宣传教育 | 第77页 |
·建设节水示范公园,逐渐普及节水规划 | 第77-78页 |
第7章 结语 | 第78-80页 |
·结论 | 第78页 |
·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6页 |
发表论文及主要研究课题一览表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