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1 绪论 | 第20-5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20-24页 |
1.1.1 GNSS系统地面监控部分的时间要求 | 第20-22页 |
1.1.2 GNSS系统空间卫星的时间要求 | 第22-23页 |
1.1.3 GNSS卫星钟特征分析及预报的研究意义 | 第23-24页 |
1.2 导航卫星钟的发展 | 第24-34页 |
1.2.1 空间原子钟的特殊性 | 第24-25页 |
1.2.2 导航卫星原子钟的发展 | 第25-34页 |
1.3 导航卫星钟估计、特征分析及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| 第34-47页 |
1.3.1 卫星钟差估计理论与方法 | 第35-40页 |
1.3.2 卫星钟特征分析理论与方法 | 第40-44页 |
1.3.3 星钟差建模、预报理论与方法 | 第44-47页 |
1.4 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| 第47-49页 |
1.4.1 研究目标 | 第47-48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48-49页 |
1.5 小结 | 第49-50页 |
2 GNSS时间系统与卫星钟差估计、卫星钟特征分析及预报基本理论 | 第50-82页 |
2.1 GNSS时间系统 | 第50-57页 |
2.1.1 世界时、原子时和协调世界时 | 第51页 |
2.1.2 地球动力学时、地心坐标时和质心动力学时 | 第51页 |
2.1.3 GNSS系统时间 | 第51-53页 |
2.1.4 卫星时间 | 第53-55页 |
2.1.5 接收机的卫星时间重建 | 第55页 |
2.1.6 GNSS中的相对论效应 | 第55-56页 |
2.1.7 GNSS时间系统的转换关系 | 第56-57页 |
2.2 星钟差估计 | 第57-65页 |
2.2.1 GNSS观测值模型 | 第57-58页 |
2.2.2 单向伪距时间同步 | 第58-63页 |
2.2.3 双向伪距时间同步 | 第63-65页 |
2.3 卫星钟特征分析 | 第65-78页 |
2.3.1 基本定义 | 第66-71页 |
2.3.2 卫星钟差数据预处理 | 第71-72页 |
2.3.3 卫星钟系统性特征分析 | 第72-73页 |
2.3.4 卫星钟周期性特征分析 | 第73-74页 |
2.3.5 卫星钟随机性特征分析 | 第74-77页 |
2.3.6 卫星钟特征分析方案设计 | 第77-78页 |
2.4 卫星钟建模与卫星钟差预报 | 第78-81页 |
2.4.1 卫星钟建模理论 | 第78-80页 |
2.4.2 卫星钟差预报理论 | 第80-81页 |
2.5 小结 | 第81-82页 |
3 基于ODTS钟差数据的BDS卫星钟特征分析 | 第82-105页 |
3.1 WHU定轨策略对卫星钟差估计的影响 | 第82-87页 |
3.1.1 WHU定轨所采用的地面跟踪网 | 第82-83页 |
3.1.2 WHU定轨策略对卫星钟差估计影响 | 第83-87页 |
3.2 WUM钟差精度 | 第87-92页 |
3.2.1 BDS卫星钟差总体特征及时间维持策略 | 第87-89页 |
3.2.2 WHU-BDS钟差内符合精度 | 第89-90页 |
3.2.3 不同分析中心ODTS钟差的符合精度 | 第90-91页 |
3.2.4 BDS卫星钟差的频率跳变 | 第91-92页 |
3.3 BDS卫星钟系统性特征分析 | 第92-95页 |
3.3.1 BDS卫星钟频漂特征分析 | 第92-93页 |
3.3.2 长半轴变化对频漂的影响 | 第93-95页 |
3.4 BDS卫星钟周期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| 第95-99页 |
3.4.1 BDS卫星钟周期变化特征探测 | 第95-96页 |
3.4.2 BDS卫星钟周期变化原因分析 | 第96-99页 |
3.5 BDS卫星钟随机性特征分析 | 第99-104页 |
3.5.1 BDS卫星钟亚天频率稳定性分析 | 第99-101页 |
3.5.2 BDS卫星钟频率稳定性的时间变化 | 第101-102页 |
3.5.3 幂律噪声类型识别及噪声水平估计 | 第102-104页 |
3.6 小结 | 第104-105页 |
4 基于TWTT钟差数据的BDS卫星钟特征分析 | 第105-118页 |
4.1 TWTT钟差精度 | 第105-109页 |
4.1.1 TWTT钟差内符合精度 | 第105-107页 |
4.1.2 TWTT钟差与ODTS钟差符合程度 | 第107-109页 |
4.2 基于TWTT数据的BDS卫星钟系统特征分析 | 第109页 |
4.3 基于TWTT数据的BDS卫星钟周期变化特征分析结果 | 第109-111页 |
4.3.1 BDS卫星钟周期变化特征探测 | 第109-110页 |
4.3.2 BDS星钟周期与卫星轨道面太阳高度角的关系 | 第110-111页 |
4.4 基于TWTT数据的BDS卫星钟随机特征分析 | 第111-114页 |
4.4.1 时域稳定性方差分析 | 第111-112页 |
4.4.2 动态稳定性分析 | 第112-113页 |
4.4.3 噪声特性分析 | 第113-114页 |
4.5 TWTT钟差与ODTS钟差的比较分析 | 第114-116页 |
4.5.1 钟差数据特征比较 | 第114-115页 |
4.5.2 周期变化特征比较 | 第115页 |
4.5.3 随机特征比较 | 第115-116页 |
4.6 小结 | 第116-118页 |
5 BDS卫星钟的Kalman滤波状态估计 | 第118-132页 |
5.1 BDS卫星钟的Kalman滤波模型 | 第118-124页 |
5.1.1 随机微分方程 | 第118-119页 |
5.1.2 Kalman滤波模型 | 第119-124页 |
5.2 ODTS钟差的Kalman滤波建模 | 第124-127页 |
5.2.1 Kalman滤波模型 | 第124-125页 |
5.2.2 过程噪声参数估计 | 第125-126页 |
5.2.3 Kalman滤波结果及验证 | 第126-127页 |
5.3 TWTT钟差的Kalman滤波结果 | 第127-129页 |
5.3.1 Kalman滤波模型 | 第127页 |
5.3.2 过程噪声参数估计 | 第127-128页 |
5.3.3 Kalman滤波结果及验证 | 第128-129页 |
5.4 ODTS钟差与TWTT钟差的Kalman滤波融合 | 第129-130页 |
5.5 小结 | 第130-132页 |
6 BDS卫星钟差预报 | 第132-151页 |
6.1 BDS广播星历钟差精度分析 | 第132-133页 |
6.2 钟差预报误差理论分析 | 第133-139页 |
6.2.1 多项式模型卫星钟差预报误差 | 第133-136页 |
6.2.2 周期项对卫星钟差预报的影响 | 第136-137页 |
6.2.3 观测噪声对卫星钟差预报的影响 | 第137-138页 |
6.2.4 钟差预报误差的理论计算公式 | 第138-139页 |
6.3 滑动拟合预报实验 | 第139-144页 |
6.3.1 钟差预报误差特性分析 | 第139-141页 |
6.3.2 多项式模型参数最优拟合时间T_m分析 | 第141-144页 |
6.4 星钟差混合区间拟合预报 | 第144-146页 |
6.5 周期项对卫星钟差预报的影响 | 第146-150页 |
6.5.1 周期项对等区间卫星钟差预报的影响 | 第147-148页 |
6.5.2 周期项对混合区间卫星钟差预报的影响 | 第148-150页 |
6.6 小结 | 第150-151页 |
7 总结与展望 | 第151-154页 |
7.1 主要工作总结 | 第151-153页 |
7.2 下一步展望 | 第153-1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4-1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| 第171-172页 |
致谢 | 第172-1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