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中英文对照表 | 第9-1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7-31页 |
1.1 微纳米多功能药物载体概述 | 第17-18页 |
1.1.1 微纳米药物载体的形式及基质材料 | 第17页 |
1.1.2 微纳米药物载体的优势 | 第17-18页 |
1.2 微纳米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 | 第18-22页 |
1.2.1 乳化法 | 第18-19页 |
1.2.2 自组装法 | 第19-20页 |
1.2.3 微流控法 | 第20-22页 |
1.2.4 静电喷雾法 | 第22页 |
1.3 微纳米药物载体的调控方向 | 第22-29页 |
1.3.1 载体表面修饰 | 第23页 |
1.3.2 智能响应型微纳米药物载体 | 第23-28页 |
1.3.3 诊疗型多功能药物载体 | 第28-29页 |
1.4 选题背景和立体思想 | 第29页 |
1.5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9-31页 |
第2章 PCL微球的制备及表面形态调控 | 第31-38页 |
2.1 前言 | 第31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31-34页 |
2.2.1 化学试剂与仪器 | 第31-32页 |
2.2.2 PCL粒子的制备 | 第32-33页 |
2.2.3 PCL粒子的表征 | 第33页 |
2.2.4 收集方式及收集液选择 | 第33-34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4-37页 |
2.3.1 粒子制备与表征 | 第34-35页 |
2.3.2 粒子表面形态对表面静态接触角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2.3.3 收集液对形貌影响的机制分析 | 第36-3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3章 磁响应PCL多孔微球的制备及其药物控释研究 | 第38-51页 |
3.1 前言 | 第38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8-41页 |
3.2.1 化学试剂与仪器 | 第38-39页 |
3.2.2 磁性PCL粒子的制备 | 第39页 |
3.2.3 磁性PCL粒子的表征 | 第39-41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7页 |
3.3.1 磁性PCL粒子形貌表征 | 第41-44页 |
3.3.2 磁性PCL粒子成分表征 | 第44-47页 |
3.4 磁性PCL粒子的磁滞回线与磁场响应 | 第47页 |
3.5 磁性PCL粒子载药释放 | 第47-50页 |
3.5.1 吲哚美辛标准曲线测定 | 第47页 |
3.5.2 包覆率与累积释放研究 | 第47-48页 |
3.5.3 药物释放模型拟合与机制研究 | 第48-50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4章 核壳结构微球的制备、结构调控及生物评价 | 第51-66页 |
4.1 前言 | 第51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51-54页 |
4.2.1 化学试剂与仪器 | 第51-52页 |
4.2.2 核壳粒子的制备 | 第52-53页 |
4.2.3 核壳粒子的表征 | 第53-54页 |
4.3 核壳粒子结构表征 | 第54-61页 |
4.3.1 调节电喷参数控制核壳粒子结构 | 第54-58页 |
4.3.2 使用不同收集液调控核壳粒子形貌 | 第58-59页 |
4.3.3 核壳粒子粒径分布及核壳比 | 第59-61页 |
4.4 FT-IR | 第61页 |
4.5 核壳粒子载药释放研究 | 第61-64页 |
4.5.1 苏丹红G标准曲线测定 | 第61-62页 |
4.5.2 不同核壳比对核壳粒子释药影响研究 | 第62-64页 |
4.6 核壳粒子的细胞兼容性评价 | 第64-65页 |
4.6.1 MTT实验 | 第64页 |
4.6.2 荧光染色实验 | 第64-65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5章 多功能复合型微球的制备 | 第66-70页 |
5.1 前言 | 第66页 |
5.2 化学试剂、仪器与实验操作 | 第66-67页 |
5.3 磁性核壳粒子的光镜图 | 第67-68页 |
5.4 三针同轴电喷产物光镜图 | 第68-69页 |
5.5 磁性微球的MRI成像效果 | 第69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