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新闻学、新闻事业论文--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

当代中国老年人的报纸媒介形象研究--基于对《人民日报》、《新京报》、《南方都市报》十年(2006-2015)的新闻报道考察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1 绪论第13-2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4页
    1.2 理论基础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框架理论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拟态环境理论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关键概念第16-17页
    1.3 文献综述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媒介形象研究综述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老年人媒介形象研究综述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总结: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第21-22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对象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问题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研究方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研究创新点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论文结构第24-25页
2 中国报纸媒体报道中的老年人形象再现第25-41页
    2.1 报道要素变量分析第25-31页
    2.2 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第31-36页
    2.3 “摔倒老人”的形象再现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报道要素变量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第40-41页
3 中国老年人的报纸媒介形象分析第41-52页
    3.1 中国老年人的报纸媒介形象特征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正面形象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负面形象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弱者形象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三家媒体再现的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的差异第46-47页
    3.2 中国老年人的报纸媒介形象变迁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十年的变化趋势特点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“摔倒老人”的媒介形象演变第49-52页
4 中国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的建构过程和框架策略第52-64页
    4.1 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的再现特点和报道方式第52-54页
    4.2 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的建构框架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宏观议题框架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中观结构框架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微观表达框架第58-60页
    4.3 老年人整体形象与特殊老年群体形象的差异化建构策略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老年人整体媒介形象和“摔倒老人”媒介形象的差异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的差异化建构策略第60-64页
5 中国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建构的因素和影响第64-72页
    5.1 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形成和演变的原因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积极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的建构因素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消极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的建构因素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老年人新闻报道数量逐年增长的原因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老年人新闻报道中出现性别和城乡失衡的因素第67-68页
    5.2 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建构的社会影响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媒体的多样化形象建构策略造成了更加深刻的刻板印象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老年人的媒介刻板印象引发了负面的社会效应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老年人的媒介形象影响了老年人的自我认知过程第70-72页
6 中国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的社会学观察第72-80页
    6.1 媒介形象: 社会歧视下的一种“媒介歧视”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媒体报道中的社会歧视现象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媒介歧视在老年人报道中的具体表现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媒介歧视的社会影响第73-74页
    6.2 老年歧视: 群体想象、媒体报道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结果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老年歧视的产生动因:老年群体的社会想象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老年歧视的必然性因素:老年期社会化的结果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老年歧视的表现和影响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老年歧视是现代化发展的结果之一第76-77页
    6.3 舆论环境: 扩大歧视现象的情绪温床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先天基因和媒体效应决定了舆论的非理性色彩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舆论力量对于社会歧视产生的作用第78-80页
结语第80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5页
附录A第85-88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8-90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逆向物流理论的西安市医疗废弃物回收网络规划
下一篇:基于渠道权力的供应链渠道协调治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