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创新点摘要 | 第8-11页 |
前言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9页 |
1.1 超疏水表面基本理论 | 第13-15页 |
1.1.1 表面润湿性 | 第13页 |
1.1.2 润湿性基本理论 | 第13-15页 |
1.1.3 接触角滞后和滚动角 | 第15页 |
1.2 超疏水表面介绍 | 第15-21页 |
1.2.1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| 第15-18页 |
1.2.2 超疏水表面的应用 | 第18-20页 |
1.2.3 超疏水表面目前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1页 |
1.3 功能型超疏水表面的研究进展 | 第21-23页 |
1.3.1 耐磨型超疏水表面 | 第21页 |
1.3.2 多巴胺在界面材料中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1.3.3 防腐蚀超疏水表面 | 第22-23页 |
1.4 电化学沉积法介绍 | 第23-27页 |
1.4.1 电沉积基本理论 | 第23-24页 |
1.4.2 电沉积金属涂层的研究进展 | 第24-26页 |
1.4.3 电沉积金属合金涂层的研究进展 | 第26-27页 |
1.4.4 电沉积法制备超疏水涂层亟待解决的问题 | 第27页 |
1.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27-29页 |
第二章 电沉积法制备超疏水Zn/pDop/NDM复合涂层 | 第29-41页 |
2.1 引言 | 第29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9-32页 |
2.2.1 实验药品 | 第29页 |
2.2.2 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29-30页 |
2.2.3 实验步骤 | 第30-31页 |
2.2.4 材料表征 | 第31-32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2-40页 |
2.3.1 涂层的表面形貌分析 | 第32-33页 |
2.3.2 涂层的化学组成和晶型分析 | 第33-35页 |
2.3.3 电沉积电压对涂层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2.3.4 电沉积时间对涂层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2.3.5 电沉积过程的机理分析 | 第37-4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三章 不同基板上超疏水Zn/pDop/NDM涂层的性能研究 | 第41-51页 |
3.1 引言 | 第41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41-42页 |
3.2.1 实验步骤 | 第41页 |
3.2.2 材料表征 | 第41-42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0页 |
3.3.1 不同基板上涂层的润湿性能 | 第42-43页 |
3.3.2 涂层的自清洁性能 | 第43-45页 |
3.3.3 涂层的机械性能 | 第45-48页 |
3.3.4 涂层的化学稳定性 | 第48-49页 |
3.3.5 涂层的防腐性能 | 第49-5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电沉积法制备超疏水Ni-Cr合金涂层及其性能研究 | 第51-64页 |
4.1 引言 | 第51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51-54页 |
4.2.1 实验材料 | 第51页 |
4.2.2 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51-52页 |
4.2.3 实验步骤 | 第52-54页 |
4.2.4 材料表征 | 第54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4-63页 |
4.3.1 电沉积条件对涂层润湿性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4.3.2 十四酸的浸渍条件对涂层润湿性的影响 | 第56页 |
4.3.3 不同样品的的表面形貌和润湿性能 | 第56-58页 |
4.3.4 Ni-Cr合金涂层的元素及结构分析 | 第58-60页 |
4.3.5 Ni-Cr合金涂层的摩擦性能 | 第60页 |
4.3.6 Ni-Cr合金涂层的自清洁性能 | 第60-61页 |
4.3.7 Ni-Cr合金涂层的防腐性能 | 第61-6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4页 |
发表文章及获奖情况 | 第74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