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0-14页 |
Abstract | 第14-18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9-2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20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6-31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 | 第31-60页 |
2.1 光波导的结构 | 第32-33页 |
2.2 飞秒激光写入制备光波导技术 | 第33-38页 |
2.3 光波导技术 | 第38-43页 |
2.4 波导激光理论 | 第43-47页 |
2.5 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技术 | 第47-51页 |
2.6 荧光测温技术 | 第51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0页 |
第三章 飞秒激光写入锗酸铋晶体制备光波导及分支器 | 第60-76页 |
3.1 BGO晶体双线型通道光波导 | 第61-66页 |
3.2 BGO晶体包层通道光波导 | 第66-68页 |
3.3 BGO晶体折射率升高型通道光波导 | 第68-71页 |
3.4 BGO晶体波导分支器 | 第71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6页 |
第四章 飞秒激光写入掺钕钒酸钇晶体光波导调Q脉冲激光 | 第76-89页 |
4.1 Nd:YVO_4晶体双线型通道光波导调Q脉冲激光 | 第77-82页 |
4.2 Nd:YVO_4晶体单包层及双包层波导调Q脉冲激光 | 第82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89页 |
第五章 荧光强度比率法测量光波导的温度 | 第89-110页 |
5.1 Nd:YAG晶体光波导的温度表征 | 第91-99页 |
5.2 铒镜共掺磷酸盐玻璃光波导的三维热成像 | 第99-10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7-110页 |
第六章 飞秒激光写入铌酸锂晶体包层通道光波导 | 第110-119页 |
6.1 实验过程 | 第111-112页 |
6.2 结果与讨论 | 第112-116页 |
6.3 小结 | 第116-11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7-119页 |
第七章 总结 | 第119-124页 |
7.1 总结 | 第120-123页 |
7.2 主要研究创新点 | 第123-124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奖励 | 第124-128页 |
致谢 | 第128-130页 |
附三篇已发表论文 | 第130-151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1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