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导论 | 第9-18页 |
第一节 "底层写作"的困境 | 第9-15页 |
第二节 方方:我写小说从内心出发 | 第15-18页 |
第一章 平民意识的坚持:"新写实"对新世纪方方底层写作的影响 | 第18-28页 |
第一节 "新写实"对平民的凸显 | 第19-23页 |
第二节 《风景》:旁观中的追问 | 第23-28页 |
第二章 女性意识的彰显:新世纪方方底层书写的特质 | 第28-47页 |
第一节 女性意识的回归 | 第29-33页 |
第二节 《奔跑的火光》: "火光"如何燃烧了英芝? | 第33-40页 |
一、消费时代的城乡结合部 | 第33-37页 |
二、新旧文化合力下的农村女性之悲 | 第37-40页 |
第三节 《万箭穿心》:李宝莉为何会被"万箭穿心"? | 第40-47页 |
一、阶层分化的寓言 | 第41-45页 |
二、男权压抑下的女性之悲 | 第45-47页 |
第三章 "涂自强现象":个人与时代的悲伤 | 第47-63页 |
第一节 "涂自强"如何成为一种现象? | 第48-50页 |
第二节 "涂自强"何以反响巨大? | 第50-59页 |
一、"涂自强"形象的"询唤"作用 | 第50-52页 |
二、两种新穷人的重影 | 第52-57页 |
三、"新穷人"的政治潜能 | 第57-59页 |
第三节 底层写作的困境:从"说服力"看"理念先行" | 第59-63页 |
结语 | 第63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后记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