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引言 | 第9-13页 |
1.1 本课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3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| 第12-13页 |
2 尺牍的产生与分类 | 第13-16页 |
2.1 尺牍名称释义 | 第13页 |
2.2 尺牍的产生 | 第13-15页 |
2.3 尺牍的分类 | 第15-16页 |
2.3.1 按交流对象分 | 第15页 |
2.3.2 按书写材料分 | 第15-16页 |
3 私牍书法的形制构成 | 第16-32页 |
3.1 私牍书法形制溯源 | 第16-17页 |
3.2 私牍的书写形式 | 第17-24页 |
3.2.1 书体选择 | 第18-21页 |
3.2.2 笔墨章法 | 第21-24页 |
3.3 私牍的表现形制 | 第24-32页 |
3.3.1 书仪的形成与普及 | 第25-28页 |
3.3.2 印章与信笺的运用 | 第28-32页 |
4 私牍书法的风格流转 | 第32-48页 |
4.1 私牍书法的共性特征 | 第32-34页 |
4.1.1 一脉相承的帖学品格 | 第33页 |
4.1.2 自由洒脱的艺术特色 | 第33-34页 |
4.2 私牍书法的时代风格 | 第34-48页 |
4.2.1 秦汉简牍的书写意识 | 第35-37页 |
4.2.2 魏晋私牍的情感意识 | 第37-40页 |
4.2.3 隋唐诗帖私牍的兴起 | 第40-42页 |
4.2.4 宋元私牍的复古转型 | 第42-46页 |
4.2.5 明清私牍书法多样化 | 第46-48页 |
5 对私牍书法形制与风格的相关思考 | 第48-56页 |
5.1 从私牍到长卷的书法形制伸延 | 第49-51页 |
5.2 当代对传统私牍书法实用性的认知缺失 | 第51-53页 |
5.3 展厅文化下私牍艺术特色的转化对书法创作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结语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