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--稻病虫害论文--虫害论文

灰飞虱滞育特性的研究

摘要第8-12页
ABSTRACT第12-15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-38页
    1 灰飞虱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灰飞虱的分布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灰飞虱的食性和寄主范围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灰飞虱的生活史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 灰飞虱的危害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 灰飞虱种群消长和季节性寄主转移特性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6 灰飞虱越冬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7 抗寒性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8 灰飞虱地理种群差异第19-20页
    2 翅型的分化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光照对翅型分化的影响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昆虫翅型的调控机制第20-22页
    3 昆虫滞育特性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滞育的过程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光周期对昆虫滞育的影响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昆虫滞育的地理特性第24-27页
    4 滞育激素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 保幼激素合成的研究进展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 蜕皮激素合成的研究进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 保幼激素和蜕皮协同调控昆虫的发育第32-33页
    5 RNA干扰的研究进展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 RNA干扰的历史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 昆虫RNA干扰的研究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.3 昆虫RNA干扰的方法第34-36页
    本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6-38页
第二章 灰飞虱的发育特性与滞育表现第38-52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供试虫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灰飞虱若虫对光周期及温度的反应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若虫滞育诱导的敏感虫态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4 数据处理第40页
    2 结果分析第40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1 不同光周期下灰飞虱若虫的发育历期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灰飞虱滞育的判断标准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光周期和温度对灰飞虱若虫滞育的诱导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 滞育敏感虫态的测定第45-47页
    3 讨论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灰飞虱的滞育特性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光周期和温度对灰飞虱滞育的影响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滞育的敏感虫态第48-52页
第三章 不同地理种群灰飞虱的滞育特性第52-70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供试虫源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灰飞虱滞育特性的地理差异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灰飞虱滞育的判定标准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1.4 河内、姜堰、长春三个地点光照和温度的年际变化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1.5 数据处理第54-56页
    2 结果分析第56-67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滞育的判断标准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光周期和温度对若虫发育的影响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3 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第59-64页
        2.4 地理种群的临界光周期第64-67页
    3 讨论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温度和光周期在滞育诱导中对不同地理种群若虫发育的影响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3.2 不同地理种群灰飞虱的光周期反应及临界光周期第67-70页
第四章 江苏灰飞虱种群的越冬性质第70-84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越冬性质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越冬的解除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1.3 数据处理第71页
    2 结果分析第71-79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姜堰地区的气候条件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越冬性质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越冬的解除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2.4 越冬后发育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2.5 寄生率第77-79页
    3 讨论第79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灰飞虱的越冬特性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灰飞虱越冬的解除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灰飞虱越冬的生物学意义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4 灰飞虱寄生天敌的越冬第82-84页
第五章 滞育灰飞虱中激素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动态第84-100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85-90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供试昆虫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滞育与非滞育灰飞虱目标基因龄期的特异性表达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1.3 滞育灰飞虱连续喂食dsRNA的试验方法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1.4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1.5 dsRNA的制备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1.6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1.7 数据统计方法第89-90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90-9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灰飞虱体内JHAMT和CYP15A1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灰飞虱体内Halloween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灰飞虱体内不同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与若虫蜕皮时间之间的关系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2.4 RNA干扰对滞育灰飞虱的影响第95-96页
    3 讨论第96-100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激素对灰飞虱滞育的调控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 3.2 RNA干扰对滞育灰飞虱的影响第98-100页
第六章 光周期对灰飞虱翅型分化的影响第100-108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不同光周期对翅型的影响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自然越冬种群灰飞虱翅型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光周期转换对灰飞虱翅型的影响第100-101页
    2 结果分析第101-105页
        2.1 不同光周期对灰飞虱翅型的影响第10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自然越冬种群灰飞虱的翅型第101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光周期变化对灰飞虱翅型的影响第101-105页
    3 讨论第105-108页
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108-112页
    1 结论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   1.0 灰飞虱若虫滞育的判断标准第10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灰飞虱的滞育特性的判断第108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不同地理种群灰飞虱滞育特性的研究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   1.3 江苏地区灰飞虱越冬性质第109页
        1.4 激素对灰飞虱滞育的调控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1.5 光周期对灰飞虱翅型的影响第110页
    2 论文创新点第110页
    3 不足与展望第110-112页
参考文献第112-130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0-132页
致谢第132-133页

论文共13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植物—微生物互作提高植物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能力的机理研究及应用
下一篇:金融市场竞争对村镇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