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8-15页 |
1.1 犬弓首蛔虫和犬弓首蛔虫病研究进展 | 第8-10页 |
1.1.1 病原与形态学 | 第8-9页 |
1.1.2 流行病学与生活史 | 第9页 |
1.1.3 临床症状 | 第9页 |
1.1.4 诊断 | 第9页 |
1.1.5 治疗 | 第9-10页 |
1.1.6 预防 | 第10页 |
1.2 分子系统进化研究方法及常用的遗传标记基因 | 第10-13页 |
1.2.1 分子系统发育学的常用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2.2 常用构树方法的比较 | 第11-12页 |
1.2.3 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(ITS) | 第12页 |
1.2.4 线粒体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组 | 第12-13页 |
1.3 结语与展望 | 第13-14页 |
1.4 立题依据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益阳市犬弓首蛔虫感染情况调查 | 第15-19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2.1.1 材料 | 第15页 |
2.1.2 方法 | 第15-16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16-17页 |
2.3 讨论与小结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犬弓首蛔虫的驱虫试验 | 第19-23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0页 |
3.1.1 材料 | 第19页 |
3.1.2 方法 | 第19-20页 |
3.2 驱虫结果 | 第20-21页 |
3.3 讨论与小结 | 第21-23页 |
第四章 犬弓首蛔虫核糖体ITS多态性研究 | 第23-33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8页 |
4.1.1 材料 | 第23-25页 |
4.1.2 方法 | 第25-28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1页 |
4.2.1 PCR扩增犬弓首蛔虫rDNA ITS片段 | 第28-29页 |
4.2.2 ITS的克隆与鉴定结果 | 第29页 |
4.2.3 测序结果及分析 | 第29-31页 |
4.2.4 犬弓首蛔虫ITS基因系统发生树 | 第31页 |
4.3 讨论与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五章 犬弓首蛔虫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基因(cox1)的多态性研究 | 第33-38页 |
5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3-34页 |
5.1.1 虫体样本 | 第33页 |
5.1.2 主要试剂 | 第33页 |
5.1.3 样品DNA的制备 | 第33页 |
5.1.4 PCR扩增 | 第33-34页 |
5.1.5 cox1部分基因序列测定 | 第34页 |
5.1.6 种系发育分析 | 第34页 |
5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36页 |
5.2.1 PCR扩增结果 | 第34-35页 |
5.2.2 测序结果及分析 | 第35页 |
5.2.3 犬弓首蛔虫cox1基因序列系统发生树 | 第35-36页 |
5.3 讨论 | 第36-38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 | 第38-39页 |
6.1 结论 | 第38页 |
6.2 创新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5页 |
附录一 本论文常用英文缩写 | 第45-47页 |
附录二 本研究所获得的犬弓首蛔虫ITS序列 | 第47-55页 |
附录三 本研究所获得的犬弓首蛔虫cox1序列 | 第55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