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2吸附和输送技术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30页 |
| ·气候异常与CO_2排放 | 第10-14页 |
| ·燃煤电厂烟气中CO_2的分离回收技术 | 第14-22页 |
| ·燃烧后CO_2脱除技术 | 第14-18页 |
| ·燃烧前CO_2脱除技术 | 第18-19页 |
| ·富氧燃烧CO_2脱除技术 | 第19-20页 |
| ·化学链燃烧CO_2脱除技术 | 第20-21页 |
| ·CO_2分离技术比较 | 第21-22页 |
| ·CO_2运输技术与成本 | 第22-28页 |
| ·公路罐车运输 | 第23-24页 |
| ·铁路罐车运输 | 第24页 |
| ·管道运输 | 第24-26页 |
| ·船舶运输 | 第26-28页 |
| ·论文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8-30页 |
| ·论文的选题背景 | 第28页 |
| 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8-30页 |
| 第2章 基于吸附的CO_2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| 第30-41页 |
| ·前言 | 第30-31页 |
| ·吸附剂研究进展 | 第31-35页 |
| ·活性炭等碳基吸附剂 | 第31-32页 |
| ·沸石分子筛 | 第32-33页 |
| ·介孔二氧化硅吸附剂 | 第33页 |
| ·不同吸附剂性能比较 | 第33-35页 |
| ·CO_2吸附分离工艺的研究进展 | 第35-39页 |
| ·变压吸附(PSA)及真空吸附(VSA)工艺 | 第35-38页 |
| ·变温吸附(TSA)工艺 | 第38页 |
| ·变电吸附(ESA)工艺 | 第38-3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| 第3章 吸附剂CO_2吸附和解吸平衡特性研究 | 第41-57页 |
| ·前言 | 第41页 |
| ·样品及来源 | 第41-42页 |
| ·宏观结构参数表征 | 第42-48页 |
| ·N_2吸附测试装置 | 第42-43页 |
| ·N_2吸附及评估方法 | 第43-45页 |
| ·表征结果与分析 | 第45-48页 |
| ·吸附和解吸平衡特性测试 | 第48-55页 |
| ·实验内容及步骤 | 第49-50页 |
| ·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50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| 第4章 吸附床的吸附实验研究 | 第57-66页 |
| ·前言 | 第57页 |
| ·实验系统 | 第57-59页 |
| ·实验系统 | 第57-59页 |
| ·样品及实验内容 | 第59页 |
| ·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59-64页 |
| ·流量的影响 | 第59-62页 |
| ·压力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| 第5章 CO_2运输技术研究及经济性分析 | 第66-87页 |
| ·前言 | 第66页 |
| ·管道运输 | 第66-71页 |
| ·运输技术与系统设计 | 第66-69页 |
| ·经济性分析方法 | 第69-71页 |
| ·船舶运输 | 第71-73页 |
| ·运输技术与系统设计 | 第71-72页 |
| ·经济性分析方法 | 第72-73页 |
| ·铁路罐车运输 | 第73页 |
| ·案例分析及讨论 | 第73-85页 |
| ·案例描述 | 第73-75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75-81页 |
| ·敏感度分析 | 第81-8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5-87页 |
|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87-91页 |
| ·全文主要工作和结论 | 第87-89页 |
| ·本文创新性工作 | 第89页 |
| ·不足之处与工作展望 | 第89-9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1-9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96-97页 |
| 致谢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