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5页 |
第一章 政府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 | 第15-21页 |
·公共财政预算 | 第15-17页 |
·公共财政预算编制 | 第15页 |
·公共财政预算审查批准和执行 | 第15-16页 |
·公共财政预算调整和决算 | 第16-17页 |
·政府性基金预算 | 第17-18页 |
·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含义 | 第17页 |
·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基本构架 | 第17-18页 |
·政府性基金的调整 | 第18页 |
·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| 第18-20页 |
·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建立与发展 | 第18-19页 |
·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运行现状 | 第19-20页 |
·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我国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| 第21-33页 |
·政府预算管理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| 第21-26页 |
·改进了预算管理的技术手段 | 第21-23页 |
·加强了政府预算体系薄弱环节的建设 | 第23-26页 |
·从单一预算管理向全口径预算管理迈进 | 第26页 |
·政府预算管理改革存在的问题 | 第26-33页 |
·预算权存在一定的失衡 | 第27-28页 |
·预算管理技术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 | 第28-29页 |
·全口径管理依然存在薄弱环节 | 第29-33页 |
第三章 深化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的对策 | 第33-41页 |
·坚持依法治国理念,深入学习贯彻新《预算法》 | 第33-34页 |
·深化全口径预算管理,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管理体系 | 第34-35页 |
·预算权从分散化向集中化过渡 | 第34页 |
·预算权由行政主导向立法主导过渡 | 第34-35页 |
·强化内部结构间的有机衔接 | 第35页 |
·扩大预算的公开性与透明度 | 第35页 |
·加强政府预算管理基础工作,夯实预算管理根基 | 第35-37页 |
·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| 第35页 |
·完善国债运行管理及国债余额管理制度 | 第35-36页 |
·构建风险可控的财政赤字管理模式 | 第36页 |
·着手实施绩效预算 | 第36页 |
·改革政府会计制度 | 第36页 |
·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| 第36页 |
·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 | 第36-37页 |
·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| 第37-41页 |
·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 | 第37-38页 |
·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| 第38页 |
·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| 第38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46-47页 |
承诺书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