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社会网络的服务外包关系治理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| 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目的与内容 | 第12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| ·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论文框架 | 第13页 |
| ·论文创新点 | 第13-16页 |
| 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6-28页 |
| ·社会网络理论 | 第16-20页 |
| ·理论概述 | 第16-18页 |
| ·关系嵌入 | 第18-20页 |
| ·结构嵌入 | 第20页 |
| ·服务外包关系及其治理 | 第20-24页 |
| ·服务外包关系类型 | 第20-21页 |
| ·服务外包关系的治理 | 第21-24页 |
| ·基于社会网络的关系研究 | 第24-28页 |
| ·基于社会网络的组织间关系研究 | 第24-25页 |
| ·基于社会网络的服务外包关系研究 | 第25-28页 |
| 第三章 理论构建 | 第28-44页 |
| ·服务外包网络及其特征分析 | 第28-34页 |
| ·服务外包网络概念界定 | 第28-29页 |
| ·服务外包网络特征分析 | 第29-34页 |
| ·基于“嵌入性”视角的服务外包关系类型分析 | 第34-36页 |
| ·伴随型服务外包特征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·非伴随型服务外包特征分析 | 第36页 |
| ·研究框架与假设提出 | 第36-44页 |
| ·合作周期中合作关系强度的变化 | 第37-38页 |
| ·关系强度对治理的影响 | 第38页 |
| ·结构洞对治理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研究假设 | 第39-44页 |
| 第四章 案例研究 | 第44-5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44-46页 |
| ·案例研究与质性研究 | 第44-45页 |
| ·案例选择 | 第45-46页 |
| ·资料收集与整理 | 第46-49页 |
| ·资料收集 | 第46-49页 |
| ·资料整理 | 第49页 |
| ·内容分析与数据处理 | 第49-52页 |
| ·案例研究的效度与信度 | 第52-54页 |
|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与讨论 | 第54-76页 |
| ·样本企业描述分析 | 第54-59页 |
| ·假设验证 | 第59-64页 |
| ·其他资料分析 | 第64-65页 |
| ·案例讨论 | 第65-76页 |
| ·非伴随型服务外包 | 第66-70页 |
| ·伴随型服务外包 | 第70-72页 |
| ·进一步讨论 | 第72-76页 |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76-80页 |
| ·研究结论 | 第76-77页 |
| ·不足与展望 | 第77-80页 |
| ·研究不足 | 第77页 |
| ·研究展望 | 第77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| 附录A | 第84-86页 |
| 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