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·席夫碱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4页 |
·席夫碱配合物的制备 | 第11-12页 |
·席夫碱配合物的应用 | 第12-14页 |
·环己酮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·苯酚法 | 第14-15页 |
·苯法 | 第15-17页 |
·Wacker反应机理 | 第17-19页 |
·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实验方法 | 第21-29页 |
·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21-22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21-22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2页 |
·席夫碱配体与配合物的制备 | 第22-23页 |
·席夫碱配体的制备 | 第22-23页 |
·席夫碱配合物的制备 | 第23页 |
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23-24页 |
·红外分析 | 第23页 |
·紫外分析 | 第23页 |
·元素分析 | 第23页 |
·热重分析 | 第23页 |
·ICP分析 | 第23-24页 |
·量子理论计算 | 第24页 |
·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| 第24-29页 |
·Pd(NO_3)_2/HQ/ML催化体系 | 第24页 |
·Pd(NO_3)_2/ML催化体系 | 第24页 |
·产物分析 | 第24-29页 |
第三章 席夫碱配体与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| 第29-47页 |
·席夫碱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制备 | 第29-32页 |
·配体L_1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制备 | 第29-30页 |
·配体L_2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制备 | 第30页 |
·配体L_3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制备 | 第30-31页 |
·配体L_4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制备 | 第31-32页 |
·席夫碱配体及其配合物的表征结果分析 | 第32-45页 |
·配体L_1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表征结果分析 | 第32-37页 |
·配体L_2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表征结果分析 | 第37-42页 |
·配体L_3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表征结果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配体L_4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表征结果分析 | 第43-45页 |
·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类Wacker催化体系Pd(NO_3)_2/HQ/ML在环己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| 第47-63页 |
·席夫碱配体的筛选 | 第47-48页 |
·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活性筛选 | 第48-49页 |
·Pd(NO_3)_2/HQ/CuL_1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研究 | 第49-54页 |
·反应温度对Pd(NO_3)_2/HQ/CuL_1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49页 |
·反应时间对Pd(NO_3)_2/HQ/CuL_1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HClO_4的加入量对Pd(NO_3)_2/HQ/CuL_1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溶剂比对Pd(NO_3)_2/HQ/CuL_1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CuL_1的加入量对Pd(NO_3)_2/HQ/CuL_1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HQ的加入量对Pd(NO_3)_2/HQ/Cu L_1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底物浓度对Pd(NO_3)_2/HQ/CuL_1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54页 |
·Pd(NO_3)_2/HQ/CuL_2催化体系反应条件的优化 | 第54-60页 |
·反应温度对Pd(NO_3)_2/HQ/CuL_2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55页 |
·反应时间对Pd(NO_3)_2/HQ/CuL_2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·HClO_4的加入量Pd(NO_3)_2/HQ/CuL_2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·溶剂比对Pd(NO_3)_2/HQ/CuL_2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·CuL_2的加入量对Pd(NO_3)_2/HQ/CuL_2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58页 |
·HQ的加入量对Pd(NO_3)_2/HQ/Cu L_2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·底物浓度对Pd(NO_3)_2/HQ/CuL_2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·Pd(NO_3)_2/HQ/ML催化环己烯氧化制备环己酮反应机理 | 第60-61页 |
·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五章 类Wacker催化体系Pd(NO_3)_2/ML在环己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| 第63-73页 |
·Pd(NO_3)_2/CuL_2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研究 | 第64-67页 |
·反应温度对Pd(NO_3)_2/CuL_2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·反应时间对Pd(NO_3)_2/CuL_2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65页 |
·CuL_2的加入量对Pd(NO_3)_2/CuL_2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·底物浓度对Pd(NO_3)_2/CuL_2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·Pd(NO_3)_2/FeL_2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研究 | 第67-70页 |
·反应温度对Pd(NO_3)_2/FeL_2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·反应时间对Pd(NO_3)_2/FeL_2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·FeL_2的加入量对Pd(NO_3)_2/FeL_2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69页 |
·底物浓度对Pd(NO_3)_2/FeL_2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·Pd(NO_3)_2/ML催化环己烯氧化制备环己酮反应机理 | 第70-71页 |
·小结 | 第71-73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3-75页 |
·结论 | 第73页 |
·展望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