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0-2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2-18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0页 |
·本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| 第20-22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20-21页 |
·不足之处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财政支农支出与团场农业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| 第22-27页 |
·财政支农支出与团场农业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2-24页 |
·财政支农概念界定 | 第22页 |
·财政支农支出及其结构分类 | 第22-24页 |
·财政支农效益及绩效 | 第24页 |
·团场农业概念界定 | 第24页 |
·财政支农资金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4-27页 |
·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亚当·斯密国民财富增长理论 | 第25页 |
·哈罗德—多马经济增长理论 | 第25页 |
·舒尔茨农业投资理论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发展分析 | 第27-32页 |
·兵团财政支农的必要性 | 第27页 |
·“屯垦戍边”的必然要求 | 第27页 |
·发展兵团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| 第27页 |
·兵团财政支农规模分析 | 第27-29页 |
·财政支农支出绝对规模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财政支农支出相对规模分析 | 第29页 |
·兵团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| 第29-32页 |
第四章 财政支农资金与团场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| 第32-43页 |
·基于灰色关联的兵团农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2-36页 |
·灰色关联模型建立及说明 | 第32-34页 |
·影响财政支农效益的各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研究小结 | 第36页 |
·财政支农资金总效益回归分析 | 第36-39页 |
·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贡献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对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的贡献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研究小结 | 第39页 |
·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对团场农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| 第39-43页 |
·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间的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与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分析 | 第41页 |
·研究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| 第43-47页 |
·文章结论 | 第43-44页 |
·对策与建议 | 第44-47页 |
·多渠道筹集支农资金,提高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| 第44页 |
·突出支农重点,优化财政支农投资结构 | 第44-45页 |
·加强科技兴农,加强农牧职工科技培训 | 第45页 |
·完善法律法规,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 | 第45-46页 |
·健全财政支农绩效评价制度,提高财政支农效率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0-51页 |
附件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