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墨玉县社会安全风险管理研究
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7页 |
绪论 | 第7-16页 |
(一)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7-10页 |
1.选题背景 | 第7-9页 |
2.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(二)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2.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(三)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文献分析法 | 第14-15页 |
2.个案研究法 | 第15-16页 |
一、社会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6-22页 |
(一)基本概念 | 第16-17页 |
1.风险管理 | 第16页 |
2.社会安全事件 | 第16页 |
3.社会安全风险管理 | 第16-17页 |
(二)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7-19页 |
1.风险社会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公共危机的生命周期理论 | 第18页 |
3.风险分析理论 | 第18-19页 |
(三)墨玉县社会安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| 第19-22页 |
1.社会安全事件的特性迫切需要风险管理 | 第19-20页 |
2.维护墨玉县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 | 第20页 |
3.保障墨玉县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| 第20-21页 |
4.基层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选择 | 第21-22页 |
二、墨玉县面临的社会安全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| 第22-34页 |
(一)墨玉县基本情况 | 第22-26页 |
1.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| 第22-23页 |
2.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| 第23-24页 |
3.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| 第24-25页 |
4.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| 第25-26页 |
5.民族宗教氛围浓厚 | 第26页 |
(二)墨玉县当前面临的社会安全风险 | 第26-29页 |
1.社会治安风险 | 第26-27页 |
2.暴力恐怖活动风险 | 第27-28页 |
3.非法宗教活动风险 | 第28页 |
4.外出务工流动人员群体性事件风险 | 第28-29页 |
(三)影响墨玉县社会安全的因素 | 第29-34页 |
1.极端宗教主义思想 | 第29页 |
2.国内外敌对势力 | 第29-30页 |
3.贫困程度 | 第30-31页 |
4.社会保障水平 | 第31页 |
5.教育水平 | 第31-32页 |
6.就业水平 | 第32-34页 |
三、墨玉县政府社会安全风险应对的主要措施及不足 | 第34-40页 |
(一)当前墨玉县政府社会安全风险应对的主要措施 | 第34-37页 |
1.加强防范,着力构建治安防控立体信息化 | 第34页 |
2.坚决打击暴力恐怖活动,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| 第34-35页 |
3.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、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 | 第35-36页 |
4.加强墨玉籍外出务工流动人员的服务与管理工作 | 第36-37页 |
(二)存在的不足 | 第37-40页 |
1.对社会安全风险管理不够重视 | 第37页 |
2.应对社会安全风险方式较单一 | 第37-38页 |
3.应对社会安全风险制度相对滞后 | 第38-39页 |
4.应对社会安全风险的能力有待提高 | 第39-40页 |
四、完善新疆墨玉县社会安全风险管理的对策 | 第40-47页 |
(一)完善墨玉县社会安全风险管理的制度策略 | 第40-43页 |
1.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宣传教育力度 | 第40-41页 |
2.健全墨玉县社会安全风险防范体系 | 第41页 |
3.完善墨玉县社会安全风险管理机构 | 第41-42页 |
4.建立健全墨玉县社会安全风险管理配套制度 | 第42-43页 |
(二)墨玉县社会安全风险管理的应对途径 | 第43-47页 |
1.应对社会治安风险的具体途径 | 第43-44页 |
2.应对暴力恐怖活动风险的具体途径 | 第44-45页 |
3.应对非法宗教活动风险的具体途径 | 第45-46页 |
4.应对外出务工流动人员群体性事件风险的具体途径 | 第46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注释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