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基础科学论文--土壤学论文--土壤生物学论文--土壤微生物学论文

氮肥形态对香蕉生长及其土壤中硝化细菌的影响

摘要第1-10页
ABSTRACT第10-12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2-26页
 1 氮在土壤中的转化第12-13页
 2 硝化作用第13-16页
   ·氨氧化作用第13-14页
   ·氨氧化细菌(AOB)及其分类第14-15页
   ·氨氧化古菌(AOA)及其分类第15-16页
 3 氨氧化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主要研究方法第16-20页
   ·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(RFLP)第17-18页
   ·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(T-RFLP)第18页
   ·变性梯度凝胶电泳(DGGE)第18-19页
   ·实时荧光定量PCR(Real-time QPCR)第19页
   ·荧光原位杂交(Fluorescent In Situ Hybridization,FISH)第19页
   ·克隆文库构建和序列分析第19-20页
 4 环境因子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的影响第20-21页
   ·土壤中铵态氮的浓度第20页
   ·土壤pH值第20-21页
   ·土壤温度第21页
 5 根际与根际微生物第21-23页
   ·根际定义和根际微区的研究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·根际微生物第22-23页
 6 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3-26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23页
   ·技术路线第23-26页
第二章 氨硝营养对香蕉生长的影响第26-32页
 前言第26-27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·香蕉植株培养第27页
   ·测定项目和方法第27-28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·不同硝/铵配比对香蕉生物量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·不同铵硝配比对香蕉地上部养分含量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·不同硝/铵配比对香蕉根际pH的影响第30-31页
 3 讨论第31-32页
第三章 不同形态氮肥对香蕉生长的影响第32-50页
 前言第32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32-35页
   ·供试土壤第32-33页
   ·供试肥料第33-35页
   ·试验处理第35页
   ·样品采集和处理第35页
   ·分析方法第35页
   ·数据处理方法第35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35-48页
   ·不同氮肥对香蕉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·不同氮肥对香蕉根系生长的影响第36-38页
   ·不同氮肥对香蕉叶片SPAD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·不同氮肥对香蕉植株氮、磷、钾含量的影响第39-42页
   ·不同氮肥对香蕉叶片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第42页
   ·不同氮肥对香蕉叶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第42-44页
   ·不同氮肥对香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第44-47页
   ·不同氮肥对香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的影响第47-48页
 3 讨论第48-50页
   ·不同氮肥对香蕉生长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·不同氮肥对香蕉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第49-50页
第四章 氮肥形态对香蕉土壤AOB和AOA的影响第50-94页
 1 试验材料第50-52页
   ·供试土壤第50页
   ·供试肥料与作物第50页
   ·试验处理第50-52页
 2 试验方法第52-56页
   ·样品采集与预处理第52页
   ·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(含水量、铵态氮、硝态氮、pH)第52页
   ·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第52-53页
   ·PCR扩增第53页
   ·氨氧化细菌(AOB)和氨氧化古菌(AOA)amoA基因的克隆与测序第53-54页
   ·文库多样性与发育树分析第54页
   ·荧光定量PCR分析第54-56页
 3 结果与分析第56-89页
   ·不同形态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·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第57-58页
   ·amoA基因的PCR扩增图谱第58-59页
   ·克隆文库的菌落PCR第59-60页
   ·氨氧化细菌amoA基因克隆文库的构建和系统发育分析第60-73页
   ·氨氧化古菌amoA基因克隆文库的构建和系统发育分析第73-89页
 4 讨论第89-94页
   ·不同氮肥处理对照土、香蕉非根际土、根际土AOB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分析第89-91页
   ·不同氮肥处理对照土、香蕉非根际土、根际土AOA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分析第91页
   ·不同氮肥处理对照土、香蕉非根际土、根际土AOB、AOA amo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第91-92页
   ·不同氮肥处理对照土、香蕉非根际土、根际土AOB、AOA丰度的分析第92-94页
第五章 全文结论第94-96页
参考文献第96-108页
致谢第108-110页
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0页

论文共11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N,N-二甲基乙酰胺降解菌的筛选与降解特性研究
下一篇:己烯雌酚降解菌株S的分离筛选及其固定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