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震资料采集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·质量控制方法现状 | 第8-9页 |
·质量控制软件现状 | 第9-10页 |
·主要的研究工作与成果 | 第10-11页 |
·本文的结构与安排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地震数据实时获取方法 | 第13-22页 |
·NAS盘 | 第13页 |
·仪器车硬件连接方式 | 第13-14页 |
·实时获取方法 | 第14-19页 |
·Windows映射网络驱动器 | 第14-17页 |
·FTP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两种方法的软件实现 | 第19-22页 |
第3章 检波器工作状态检查 | 第22-30页 |
·SEG-D单炮数据格式 | 第22-24页 |
·文件头数据块 | 第22-23页 |
·记录道数据块 | 第23-24页 |
·地震检波器状态异常判定原理 | 第24-25页 |
·检波器状态显示方法 | 第25-30页 |
·地震记录显示 | 第25-26页 |
·表格记录 | 第26-27页 |
·观测系统显示 | 第27-30页 |
第4章 炮检关系检查 | 第30-36页 |
·炮检关系错误含义 | 第30-31页 |
·炮检关系检查的一般方法 | 第31-32页 |
·基于初至拾取的炮检关系检查 | 第32-36页 |
·能量比值法拾取初至 | 第32-33页 |
·基于初至拾取的炮检关系检查 | 第33-36页 |
第5章 异常道识别方法 | 第36-42页 |
·异常道含义 | 第36页 |
·异常道识别的一般方法 | 第36-37页 |
·基于初至前后能量差异的异常道识别 | 第37-40页 |
·基本思路 | 第37-38页 |
·实现步骤 | 第38-39页 |
·异常道显示 | 第39-40页 |
·识别效果对比 | 第40-42页 |
第6章 地震资料采集质量控制技术应用 | 第42-48页 |
·工区概况 | 第42-43页 |
·二维工区 | 第42-43页 |
·三维工区 | 第43页 |
·应用效果 | 第43-48页 |
·实时获取方法 | 第43-44页 |
·炮检关系检查 | 第44-46页 |
·检波器工作状态检查与异常道识别 | 第46-48页 |
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