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队义务兵役制士兵绩效评价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9页 |
·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·论文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论文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论文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| 第10-18页 |
·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总结 | 第15-18页 |
·论文研究的框架及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绩效评价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(层次分析法) | 第19-31页 |
·绩效评价 | 第19-24页 |
·绩效的概念 | 第19-20页 |
·绩效评价的概念 | 第20-21页 |
·有效的绩效评价体制的特征 | 第21-22页 |
·影响绩效评价结果的因素 | 第22-23页 |
·绩效评价的目的 | 第23-24页 |
·研究方法(层次分析法) | 第24-31页 |
·关于层次分析法 | 第24-25页 |
·层次分析法的结构与流程 | 第25-27页 |
·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| 第27-30页 |
·信度与效度的检定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我军现行义务兵役制制度及考核现状分析 | 第31-40页 |
·关于义务兵役制士兵 | 第31-33页 |
·义务兵役制士兵的定义和选拔 | 第31页 |
·义务兵役制制度的历史发展 | 第31-32页 |
·服役期间的待遇及退役后的安置 | 第32-33页 |
·义务兵役制士兵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| 第33-37页 |
·当前考评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3-35页 |
·义务兵实施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| 第35-37页 |
·新时期我军义务兵役制士兵应具备的素质 | 第37-40页 |
第4章 军队义务兵役制士兵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| 第40-56页 |
·信度与效度的检定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信度的检定 | 第40页 |
·效度的检定 | 第40-41页 |
·义务兵役制士兵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| 第41-50页 |
·组织承诺 | 第41-43页 |
·品德素养 | 第43-44页 |
·工作表现 | 第44-45页 |
·学习成长 | 第45-47页 |
·身心素质 | 第47页 |
·义务兵评价体系各指标的确定 | 第47-50页 |
·义务兵役制士兵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| 第50-56页 |
·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 | 第50-52页 |
·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 | 第52-54页 |
·整体权重分析整理 | 第54-56页 |
第5章 义务兵役制士兵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| 第56-61页 |
·基本情况介绍 | 第56-57页 |
·义务兵绩效评价的组织和实施 | 第57-59页 |
·制定绩效考评计划 | 第57-58页 |
·评价所需数据的获取 | 第58页 |
·反馈沟通 | 第58-59页 |
·义务兵绩效评价的具体应用 | 第59-61页 |
·确定义务兵役制士兵的评价等级和评价方式 | 第59页 |
·制定年终评价表 | 第59-60页 |
·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| 第60-61页 |
第6章 结论与不足 | 第61-63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1-62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
附录 义务兵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| 第65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