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2-19页 |
·关于“合村并居”的研究 | 第12-16页 |
·关于农民福利的影响研究 | 第16-18页 |
·简要评价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方法、研究内容与结构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·研究内容与架构 | 第19-21页 |
·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22-28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2-24页 |
·“合村并居”的内涵及类型 | 第22-23页 |
·福利的内涵及农民福利测度 | 第23-24页 |
·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4-27页 |
·福利经济学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土地产权理论 | 第25页 |
·社会保障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可行能力理论 | 第26-27页 |
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“合村并居”对农民福利变化影响的案例研究 | 第28-45页 |
·农民福利评价的功能性活动的选取 | 第28-30页 |
·“合村并居”前后农民福利变化的典型案例 | 第30-41页 |
·案例与访谈对象的选取 | 第30-31页 |
·个案 1:福利提升的案例 | 第31-35页 |
·个案 2:福利退步的案例 | 第35-40页 |
·“合村并居”对农民福利两方面的影响分析:基于案例的比较 | 第40-41页 |
·“合村并居”效果发挥的条件限制 | 第41-44页 |
·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 | 第42页 |
·农户的贫富差距 | 第42-43页 |
·基层组织的成熟度 | 第43-44页 |
·地方政府的思想与认识 | 第44页 |
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“合村并居”过程中影响农民福利提升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45-50页 |
·不尊重农民意愿,强制实行“一刀切”政策 | 第45-46页 |
·相关法律制度存在漏洞,农民权益受到侵害 | 第46-47页 |
·工程建设监管不严格,安置楼质量不高 | 第47-48页 |
·支出与收入比例失衡,农民难以承受上楼压力 | 第48-49页 |
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“合村并居”背景下提升农民福利的对策建议 | 第50-55页 |
·尊重农民意愿,因地制宜地推行“合村并居” | 第50-51页 |
·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,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| 第51-53页 |
·加强对“合村并居”工程监管,保障安置楼质量 | 第53页 |
·多重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,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| 第53-54页 |
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8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55-56页 |
·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