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1页 |
| ·立体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生态恢复与植被演替 | 第11页 |
| ·植被演替对土壤性质其微生物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2-21页 |
| ·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及理论综述 | 第12-15页 |
| ·植物演替过程中群落特征的变化 | 第15-16页 |
| ·群落演替影响土壤团聚体形成的机制 | 第16-18页 |
| ·群落演替影响土壤微生物特征机制 | 第18-21页 |
|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21-25页 |
| ·研究区概况 | 第21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| ·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| 第22-2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23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23-25页 |
| 第三章 不同演替阶段草本群落特征比较 | 第25-32页 |
| ·群落地上部分特征变化 | 第25-26页 |
| ·草地群落物种组成 | 第25-26页 |
| ·草本群落多样性特征 | 第26页 |
| ·群落根系特征变化 | 第26-29页 |
| ·根系特征在土壤剖面上的变化 | 第27页 |
| ·不同径级细根特征的水平变化 | 第27-29页 |
| ·植被群落化学计量变化 | 第29-30页 |
| ·小结 | 第30-32页 |
| 第四章 不同演替阶段草本群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| 第32-36页 |
| ·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对土壤pH值的影响 | 第32页 |
| ·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·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| 第33页 |
| ·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·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| 第34页 |
| ·植物群落特征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机制 | 第34-35页 |
| ·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第五章 不同演替阶段草本群落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| 第36-42页 |
| ·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特征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| ·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对各级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与全氮含量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植物群落特征影响影响土壤团聚体特征的机制 | 第39-41页 |
| ·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六章 不同演替阶段草本群落对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| 第42-50页 |
| ·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真菌组成和结构变化 | 第42-45页 |
| ·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真菌群落在各水平上的组成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·真菌群落的 α 多样性分析 | 第43页 |
| ·真菌群落的 β 多样性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·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细菌组成和结构变化 | 第45-48页 |
| ·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细菌群落在各水平上的组成分析 | 第46页 |
| ·细菌群落的 α 多样性分析 | 第46-47页 |
| ·细菌群落的 β 多样性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·演替过程中环境因子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 | 第48-49页 |
| 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第七章结论 | 第50-52页 |
| ·不同演替阶段草本群落特征变化 | 第50页 |
| ·不同演替阶段草本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| 第50页 |
| ·不同演替阶段草本群落对土壤团聚体特征变化 | 第50-51页 |
| ·不同演替阶段草本群落对土壤微生物特征变化 | 第51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-58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