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T | 第7-11页 |
绪论 | 第11-17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二、与本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2-14页 |
(一) 阅读 | 第12-13页 |
(二) 数字阅读 | 第13页 |
(三) 老年人 | 第13-14页 |
(四) 高学历老年人 | 第14页 |
三、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四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(一) 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五、论文框架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理论框架、相关文献研究及硏究假设提出 | 第17-30页 |
一、理论框架 | 第17-19页 |
二、相关文献综述及理论假设研究 | 第19-28页 |
(一) 心理变量 | 第20-24页 |
(二) 社会变量 | 第24-27页 |
(三) 人口变量 | 第27-28页 |
三、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| 第28-2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二章 高学历老年人数字阅读行为特征及研究假设验证 | 第30-51页 |
一、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| 第30-31页 |
(一) 抽样范围确定 | 第30页 |
(二) 调查对象选取 | 第30-31页 |
(三) 样本情况分析 | 第31页 |
二、高学历老年人数字阅读行为特征 | 第31-38页 |
(一) 高学历老年人数字读物接触率、数字阅读时长皆偏低,出现学历倒挂现象 | 第31-33页 |
(二) 高学历老年人年均数字阅读花费较少,收费数字阅读在该群体中尚不被接受 | 第33-34页 |
(三) 高学历老年人数字阅读终端选择多元,社会化阅读成为重要的数字阅读方式 | 第34-35页 |
(四) 高学历老年人对公共阅读服务场所的需求难以被满足 | 第35-38页 |
三、数据测量与因子分析 | 第38-42页 |
(一) 数字阅读采纳 | 第38页 |
(二) 数字阅读使用 | 第38页 |
(三) 自我效能感 | 第38-39页 |
(四) 数字阅读需求的主观认知 | 第39-40页 |
(五) 数字阅读技术特征的主观认知 | 第40-41页 |
(六) 数字阅读流行程度的主观认知 | 第41页 |
(七) 阅读媒介支持 | 第41-42页 |
(八) 阅读机构支持 | 第42页 |
(九) 阅读人文环境 | 第42页 |
四、多元阶层回归分析与研究假设验证 | 第42-49页 |
(一) 影响高学历老年人数字阅读采纳的因素 | 第43页 |
(二) 影响高学历老年人数字阅读使用的因素 | 第43-46页 |
(三) 研究假设的验证 | 第46-4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三章 高学历老年人数字阅读行为影响因素的成因分析 | 第51-63页 |
一、研究工具的开发与运用 | 第51-54页 |
(一) 半结构式访谈 | 第51-53页 |
(二) 研究结果 | 第53-54页 |
二、阅读人文环境对高学历老年人数字阅读的影响分析 | 第54-62页 |
(一) 数字阅读缺乏人文情怀,高学历老年人担忧碎片化阅读将导致深度思考的丧失 | 第54-56页 |
(二) 高学历老年人拒绝在消费社会中被虚假“消费”从而成为“单向度的人” | 第56-58页 |
(三) 信息泛滥致使生活和阅读失衡,技术使用障碍造成高学历老年人数字鸿沟的扩大 | 第58-60页 |
(四) 全民娱乐化的时代有效填补高学历老年人空虚的退休生活 | 第60-61页 |
(五) 社交化阅读扩大高学历老年人的线上社交圈 | 第61-6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63-68页 |
一、对创新扩散理论在本研究中应用的反思 | 第63-64页 |
二、对高学历老年人复杂心理的剖析 | 第64-65页 |
三、对纸质、数字媒介多元融合阅读的愿景 | 第65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3页 |
附录1 | 第73-77页 |
附录2 | 第77-80页 |
后记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