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| 第1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7页 |
·引言 | 第9页 |
·上转换发光材料概述 | 第9-15页 |
·上转换发光的基本概念 | 第9-10页 |
·稀土上转换发光的基本过程 | 第10-12页 |
·激发态吸收(Excited State Absorption,ESA) | 第10-11页 |
·能量转移(Energy Transfer,ET) | 第11-12页 |
·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组成 | 第12-14页 |
·上转换基质材料 | 第13-14页 |
·稀土的激活剂和敏化剂 | 第14页 |
·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 | 第14-15页 |
·溶胶凝胶法 | 第14页 |
·微波法 | 第14页 |
·溶剂热法 | 第14-15页 |
·共沉淀法 | 第15页 |
·电化学沉积法 | 第15页 |
·贵金属Ag纳米颗粒的性质、制备及应用 | 第15-21页 |
·特殊的性质 | 第15-16页 |
·熔点下降 | 第15页 |
·对光高吸收、低反射 | 第15-16页 |
·热膨胀系数增大 | 第16页 |
·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| 第16页 |
·特殊的光学性质——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| 第16-19页 |
·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定义 | 第16-17页 |
·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的调控 | 第17-19页 |
·表面增强荧光光谱学 | 第19-20页 |
·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化学还原法 | 第20-21页 |
·微乳液法 | 第21页 |
·光化学合成法 | 第21页 |
·电化学沉积法 | 第21页 |
·微波法 | 第21页 |
·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性质、制备及应用 | 第21-23页 |
·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简介 | 第21-22页 |
·核壳结构材料的分类 | 第22页 |
·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·生物医药载体材料 | 第22页 |
·光子晶体 | 第22-23页 |
·特殊陶瓷 | 第23页 |
·空心微球 | 第23页 |
·薄膜材料的简介、制备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薄膜材料简介 | 第23页 |
·常见的制备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物理气相沉积 | 第23-24页 |
·化学气相沉积 | 第24页 |
·自组装(Self-assembled)法 | 第24页 |
·化学溶液法(Chemical Solution Route) | 第24页 |
·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| 第24-27页 |
第二章 NaYF_4:Yb~(3+)/Er~(3+)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| 第27-35页 |
·引言 | 第27-28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8-33页 |
·试剂与设备 | 第28-29页 |
·NaYF_4:Yb~(3+)/Er~(3+)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| 第29-30页 |
·样品的制备 | 第29页 |
·样品的表征 | 第29-30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0-33页 |
·结论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Ag纳米颗粒及Ag@S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征 | 第35-41页 |
·引言 | 第35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5-38页 |
·试剂和设备 | 第35-36页 |
·Ag纳米颗粒及Ag@S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征 | 第36-37页 |
·Ag纳米颗粒的制备 | 第36-37页 |
·Ag@S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 | 第37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7-38页 |
·结论 | 第38-41页 |
第四章 Ag@SiO_2纳米颗粒对上转换发光材料薄膜发光性能的影响 | 第41-49页 |
·引言 | 第4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1-46页 |
·试剂和设备 | 第41-42页 |
·薄膜的制备 | 第42-43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3-46页 |
·结论 | 第46-49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9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| 第59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