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17页 |
| ·昆虫取食诱导的植物生理生化反应 | 第10-13页 |
| ·叶绿素 | 第10-11页 |
| ·植物营养成分的变化 | 第11页 |
| ·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 | 第11-12页 |
| ·防御相关酶活性变化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| 第12-13页 |
| ·二斑叶螨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| ·二斑叶螨生物学特性及危害 | 第13-14页 |
| ·二斑叶螨抗性机制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·选题依据和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第2章 二斑叶螨为害对棉花叶绿素、营养物质与酚类物质的影响 | 第17-25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·材料 | 第17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18-23页 |
| ·二斑叶螨为害对棉花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| ·二斑叶螨为害对棉花叶片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| ·二斑叶螨为害对棉花叶片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| ·二斑叶螨为害对棉花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| 第21页 |
| ·二斑叶螨为害对棉花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| ·二斑叶螨为害对棉花叶片多酚含量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| ·结论与讨论 | 第23-25页 |
| 第3章 二斑叶螨为害对棉花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| 第25-37页 |
| ·二斑叶螨为害后不同品种棉花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| 第25-31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25-27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0页 |
| ·讨论与结论 | 第30-31页 |
| ·二斑叶螨为害对棉花应激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| 第31-37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1-32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·讨论与结论 | 第35-37页 |
| 第4章 二斑叶螨为害对棉花防御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| 第37-46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7-40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37-38页 |
| ·方法 | 第38-40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4页 |
| ·棉花总RNA提取质量检测结果 | 第40-41页 |
| ·4个防御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的变化 | 第41-44页 |
| ·讨论 | 第44-46页 |
| 第5章 啶虫脒对二斑叶螨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| 第46-54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46-48页 |
| ·材料 | 第46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6-48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2页 |
| ·不同处理对二斑叶螨体内SOD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| ·不同处理对二斑叶螨体内CAT的影响 | 第49页 |
| ·不同处理对二斑叶螨体内POD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不同处理对二斑叶螨体内CarE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| ·不同处理对二斑叶螨体内GSTs的影响 | 第51页 |
| ·不同处理对二斑叶螨体内AchE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| ·讨论与结论 | 第52-54页 |
| 第6章 结论 | 第54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-65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