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2-13页 |
前言 | 第13-18页 |
1 立题依据 | 第13-14页 |
2 新风胶囊组方 | 第14页 |
3 新风胶囊药味成分概况 | 第14-16页 |
·黄芪 | 第14-15页 |
·薏苡仁 | 第15页 |
·雷公藤 | 第15-16页 |
·蜈蚣 | 第16页 |
4 新风胶囊药味质量控制方法概况 | 第16-17页 |
5 新风胶囊药味的药理作用概况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新风胶囊单味原药材质量控制研究 | 第18-22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18-19页 |
·仪器 | 第18页 |
·试药 | 第18-19页 |
2 新风胶囊单味原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 | 第19-21页 |
·新风胶囊中黄芪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 | 第19页 |
·新风胶囊中薏苡仁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 | 第19-20页 |
·新风胶囊中雷公藤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 | 第20-21页 |
·新风胶囊中蜈蚣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 | 第21页 |
3 讨论 | 第21页 |
4 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新风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| 第22-35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22-23页 |
·仪器 | 第22-23页 |
·试药 | 第23页 |
2 工艺路线设计 | 第23-24页 |
3 新风胶囊提取工艺研究 | 第24-32页 |
·醇提工艺研究 | 第24-29页 |
·水提工艺研究 | 第29-32页 |
4 浓缩干燥工艺 | 第32页 |
5 填充分装工艺 | 第32页 |
6 制备工艺总结 | 第32-33页 |
7 讨论 | 第33页 |
·醇提工艺讨论 | 第33页 |
·浓缩干燥工艺讨论 | 第33页 |
·填充分装工艺讨论 | 第33页 |
8 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新风胶囊质量控制研究 | 第35-61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35-36页 |
·仪器 | 第35页 |
·试药 | 第35-36页 |
2 新风胶囊定性鉴别研究 | 第36-41页 |
·黄芪定性鉴别研究 | 第36-38页 |
·薏苡仁定性鉴别研究 | 第38-39页 |
·雷公藤定性鉴别研究 | 第39-40页 |
·蜈蚣定性鉴别研究 | 第40-41页 |
3 新风胶囊含量测定 | 第41-56页 |
·新风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 | 第41-45页 |
·新风胶囊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的测定 | 第45-51页 |
·新风胶囊中芒柄花黄素含量的测定 | 第51-56页 |
4 新风胶囊的检查 | 第56-59页 |
·水分检查 | 第56-57页 |
·装量差异检查 | 第57页 |
·崩解时限检查 | 第57-58页 |
·微生物检查 | 第58页 |
·砷盐检查 | 第58页 |
·重金属检查 | 第58-59页 |
5 讨论 | 第59页 |
·定性鉴别试验讨论 | 第59页 |
·含量测定试验讨论 | 第59页 |
·通则检查要求讨论 | 第59页 |
6 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四章 新风胶囊主要药效学研究 | 第61-67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61页 |
·仪器 | 第61页 |
·试药与试剂 | 第61页 |
·动物 | 第61页 |
2 新风胶囊主要药效学研究 | 第61-65页 |
·动物造模与分组 | 第61-62页 |
·大鼠继发侧足趾肿胀度测定 | 第62页 |
·大鼠关节炎指数(AI)测定 | 第62-63页 |
·大鼠血清中IL-1β、TNF-α 含量测定 | 第63-64页 |
·大鼠继发侧踝关节病理组织学检测 | 第64-65页 |
3 讨论 | 第65-66页 |
·动物模型及阳性对照药选择 | 第65-66页 |
·IL-1β、TNF-α 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意义 | 第66页 |
4 小结 | 第66页 |
5 结论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2页 |
综述 | 第72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