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6页 |
| ·灰霉病菌的经济重要性 | 第9-10页 |
| ·灰霉病菌的分类与鉴定研究进展 | 第10-14页 |
| ·种的概念 | 第10-12页 |
| ·葡萄孢属真菌的分类系统 | 第12-13页 |
| ·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葡萄孢种类鉴定中的应用 | 第13页 |
| ·灰葡萄孢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| ·我国关于园艺作物灰霉病菌的研究概况 | 第14-15页 |
| ·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15-16页 |
| 2 材料与方法 | 第16-21页 |
| ·样本采集 | 第16页 |
| ·供试培养基 | 第16页 |
| ·主要试剂与仪器 | 第16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16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16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16-18页 |
| ·症状观察记录 | 第16-17页 |
| ·灰霉菌分离培养 | 第17页 |
| ·菌株的纯化与保存 | 第17页 |
| ·灰霉菌的形态鉴定 | 第17-18页 |
| ·灰霉菌的分子鉴定 | 第18-21页 |
| ·试剂配制 | 第18页 |
| ·菌株总DNA提取 | 第18页 |
| ·引物设计 | 第18-19页 |
| ·PCR反应体系与程序 | 第19页 |
| ·电泳检测 | 第19-20页 |
| ·产物测序与序列分析 | 第20页 |
| ·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| 第20-21页 |
| 3 结果 | 第21-68页 |
| ·样本采集 | 第21-23页 |
| ·广州园艺作物灰霉病菌的种类 | 第23-66页 |
| ·灰葡萄孢(Botrytis cinerea Pers.) | 第23-62页 |
| ·天竺葵葡萄孢(Botrytis pelargonii Roed) | 第62-64页 |
| ·未确定种的葡萄孢菌 | 第64-66页 |
| ·广州园艺作物灰霉病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| 第66-68页 |
| 4 结论与讨论 | 第68-72页 |
| ·广州园艺作物灰霉病菌的种类 | 第68页 |
| ·灰葡萄孢的多样性 | 第68-69页 |
| ·葡萄孢菌分类鉴定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| 第69-70页 |
| ·培养条件对葡萄孢菌产孢的影响 | 第69页 |
| ·人工培养基上菌种的退化 | 第69-70页 |
| ·葡萄孢菌物种鉴定基因的选择 | 第70页 |
| ·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| 第70-72页 |
| ·关于样本采集 | 第70-71页 |
| ·关于未鉴定的15个菌株的鉴定 | 第71页 |
| ·关于菌株B-SHL的鉴定 | 第71-7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8页 |
| 致谢 | 第78-79页 |
| 附件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