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用SNP标记构建苦荞高密度遗传图谱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1页 |
| 缩略词表 | 第11-12页 |
| 1 文献综述 | 第12-29页 |
| ·荞麦简介 | 第12-14页 |
| ·荞麦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| 第12-13页 |
| ·荞麦育种进程及展望 | 第13-14页 |
| ·DNA测序技术 | 第14-21页 |
| ·第一代DNA测序技术 | 第15-16页 |
| ·二代测序技术 | 第16-18页 |
| ·第三代及其他测序技术 | 第18-20页 |
| ·简化基因组测序 | 第20-21页 |
| ·遗传图谱构建 | 第21-28页 |
| ·亲本选配 | 第22页 |
| ·作图群体的类型和大小 | 第22-23页 |
| ·分子标记 | 第23-25页 |
| ·偏分离现象 | 第25-26页 |
| ·遗传图谱构建与应用 | 第26-27页 |
| ·荞麦遗传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| 第27-28页 |
| ·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 | 第28-29页 |
| ·本研究目的与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9页 |
| 2 苦荞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| 第29-43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29-30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0-35页 |
| ·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30-32页 |
| ·测序文库的构建及RAD测序 | 第32-33页 |
| ·RAD数据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遗传图谱构建 | 第34-35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5-41页 |
| ·基因组DNA检测结果 | 第35-36页 |
| ·SNP标记数据 | 第36-38页 |
| ·偏分离分析 | 第38页 |
| ·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| 第38-41页 |
| ·讨论 | 第41-43页 |
| ·荞麦遗传群体 | 第41-42页 |
| ·荞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| 第42-43页 |
| 3 苦荞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| 第43-49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43-44页 |
| ·苦荞QTL定位的群体和遗传图谱 | 第43-44页 |
| ·苦荞农艺性状的测定 | 第44页 |
| ·数据整理与QTL分析 | 第44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4-48页 |
| ·F_3作图群体农艺性状的表型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·QTL分析 | 第45-48页 |
| ·讨论 | 第48-49页 |
| ·农艺性状的表型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·QTL分布与性状表型之间的关系 | 第49页 |
| 4 小结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| ·苦荞遗传图谱的构建 | 第49页 |
| ·苦荞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| 第49-50页 |
| ·展望 | 第50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6页 |
| 附表 | 第56-89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9-90页 |
| 项目经费支持 | 第90-91页 |
| 致谢 | 第91-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