酌定量刑情节法定化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3页 |
第1章 酌定量刑情节及其法定化的界定 | 第13-19页 |
·酌定量刑情节的界定 | 第13-17页 |
·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 | 第13-16页 |
·酌定量刑情节的特征 | 第16-17页 |
·酌定量刑情节法定化的界定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酌定量刑情节法定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| 第19-27页 |
·酌定量刑情节法定化的理论依据 | 第19-23页 |
·有利于实现刑法的社会机能 | 第19-20页 |
·有利于实现刑罚目的 | 第20-21页 |
·有利于弥补立法缺陷与规制自由裁量权 | 第21-22页 |
·有利于实现量刑公正 | 第22-23页 |
·酌定量刑情节法定化的现实依据 | 第23-27页 |
·酌定量刑情节地位不明确 | 第23-24页 |
·酌定量刑情节内容不确定 | 第24页 |
·司法界对酌定量刑情节缺乏重视 | 第24-25页 |
·极易导致量刑失衡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酌定量刑情节法定化在刑法基本原则中的体现 | 第27-33页 |
·在罪刑法定原则中的体现 | 第27-29页 |
·在罪刑相适应原则中的体现 | 第29-30页 |
·在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中的体现 | 第30-33页 |
第4章 酌定量刑情节法定化的实现 | 第33-43页 |
·酌定量刑情节法定化的范围 | 第33页 |
·酌定量刑情节法定化的表现形式 | 第33-34页 |
·酌定量刑情节法定化的具体实现 | 第34-43页 |
·犯罪动机的法定化 | 第34-35页 |
·犯罪手段的法定化 | 第35-36页 |
·犯罪对象的法定化 | 第36-37页 |
·惯犯、前科的法定化 | 第37-38页 |
·犯罪态度、悔罪表现的法定化 | 第38-39页 |
·退赃、退赔的法定化 | 第39-40页 |
·被害人过错的法定化 | 第40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