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·面料的接触感觉及其评价 | 第15-17页 |
·人体触感形成的生理机制及其认知研究 | 第17-19页 |
·皮肤触觉感受器 | 第17-18页 |
·面料触感评价的生理认知规律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创新点 | 第22-24页 |
第2章 着装接触感觉的认知机制与评价 | 第24-37页 |
·服装动态穿着感知 | 第24-25页 |
·与力学刺激有关的感知 | 第24-25页 |
·热湿感知 | 第25页 |
·接触感觉产生的生理机制 | 第25-28页 |
·着装接触感觉 | 第28-29页 |
·服装面料接触感觉的属性空间 | 第28页 |
·着装接触感觉构成 | 第28-29页 |
·接触感觉的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| 第29-36页 |
·接触感觉的不同评价方法 | 第29-33页 |
·接触感觉的评价方式及影响因素 | 第33-36页 |
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3章 着装接触感觉的认知行为实验 | 第37-51页 |
·行为学实验范式 | 第37-40页 |
·评价词汇的确定 | 第37-38页 |
·实验范式确定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刺激材料的表达 | 第39-40页 |
·评价指标 | 第40页 |
·着装接触感觉实验设计 | 第40-44页 |
·被试者 | 第40-42页 |
·实验环境 | 第42-43页 |
·实验模式设计 | 第43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43-44页 |
·刺激信号控制装置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案 | 第44-49页 |
·工作原理 | 第44-45页 |
·技术参数设计 | 第45-48页 |
·装置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| 第48-49页 |
·面料力学性能测试 | 第49-50页 |
·实验材料及其规格参数 | 第49页 |
·亚麻类面料基本力学性能测定 | 第49-50页 |
·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4章 着装接触感觉刺激信号控制装置研发 | 第51-69页 |
·着装接触感觉刺激信号控制装置的机械设计 | 第51-52页 |
·着装接触感觉刺激信号控制装置的电路设计 | 第52-59页 |
·数据采集部分电路 | 第53-56页 |
·电机控制系统 | 第56-58页 |
·传感器信号 | 第58-59页 |
·着装接触感觉刺激信号控制装置的软件设计 | 第59-67页 |
·步进电机及驱动器的控制 | 第62-63页 |
·步进电机旋转设计 | 第63-65页 |
·压力传感器检测 | 第65-66页 |
·红外避障传感器检测 | 第66-67页 |
·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5章 着装接触感觉刺激信号控制装置实用性分析 | 第69-96页 |
·刺激信号控制装置的可行性验证 | 第69-83页 |
·大类面料的接触感觉信息测定 | 第69-75页 |
·亚麻类面料的接触感觉信息测定 | 第75-83页 |
·刺激信号控制装置测试条件界定 | 第83-94页 |
·技术参数组合实验方案 | 第83-84页 |
·速度界定 | 第84-90页 |
·作用力界定 | 第90-94页 |
·小结 | 第94-96页 |
第6章 着装接触感觉与面料力学性能关系分析 ——以亚麻类面料为例 | 第96-108页 |
·行为学实验结果与力学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| 第96-98页 |
·基本力学性能参数的主因子分析 | 第98-101页 |
·面料基本风格值的计算与分析 | 第101-103页 |
·基本风格值的计算 | 第101-102页 |
·基本风格值与着装接触感觉关系分析 | 第102-103页 |
·着装接触感觉线索分析 | 第103-107页 |
·线索的含义 | 第103-104页 |
·感觉线索分析与确定 | 第104-107页 |
·小结 | 第107-108页 |
第7章 着装接触感觉信息整合关系模型 | 第108-114页 |
·多感觉信息线索整合的理论与模型 | 第108-109页 |
·信息整合理论 | 第108-109页 |
·信息整合模型 | 第109页 |
·着装接触感觉信息整合心理学模型 | 第109-113页 |
·刺痒感、粗糙感、滑糯感的权重计算 | 第109-110页 |
·面料规格参数(线索)的权重计算 | 第110-111页 |
·着装接触感觉心理学模型 | 第111-113页 |
·小结 | 第113-114页 |
第8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14-120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114-117页 |
·主要贡献 | 第117-118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118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18-12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0-13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情况 | 第134-136页 |
致谢 | 第136-1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