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3页 |
主要符号对照表 | 第13-14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4-17页 |
第2章 肝片吸虫鞘脂激活蛋白样蛋白 2(Fh SAP-2)的原核表达及分离纯化 | 第17-27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7-19页 |
·质粒和菌株 | 第17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17-19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1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Fh SAP-2 序列的获得及优化 | 第19-20页 |
·Fh SAP-2 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| 第20页 |
·Fh SAP-2 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| 第20页 |
·肝片吸虫总蛋白提取 | 第20-21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21-25页 |
·Fh SAP-2 序列原核表达系统的优化 | 第21-22页 |
·重组质粒p ET22b-SAP-2 及p ET28a-SAP-2 的鉴定 | 第22-23页 |
·p ET22b-SAP-2 及p ET28a SAP-2 蛋白表达部位鉴定 | 第23-24页 |
·纯化后Fh SAP-2 的SDS-PAGE考察 | 第24-25页 |
·讨论 | 第25-26页 |
·结论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新型肝片吸虫多表位疫苗CTB-SAPE的设计及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27-45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7-30页 |
·Fh SAP-2 氨基酸序列 | 第27页 |
·霍乱毒素B亚基(CTB) | 第27-28页 |
·质粒和菌株 | 第28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8-29页 |
·主要溶液及配方 | 第29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9-3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0-35页 |
·肝片吸虫优势抗原表位的选择 | 第30页 |
·抗原表位连接顺序、重复次数、间隔序列的设计 | 第30页 |
·多表位肽SAPE与霍乱毒素B亚基的偶联设计 | 第30-31页 |
·新型肝片吸虫多表位肽融合蛋白CTB-SAPE的三级结构分子建模 | 第31页 |
·重组表达载体p ETCTB-SAPE的构建 | 第31-33页 |
·重组表达载体p ETCTB-S1、p ETCTB-S2的构建 | 第33-35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5-43页 |
·Fh SAP-2 优势抗原表位的选择 | 第35页 |
·新型肝片吸虫多表位疫苗CTB-SAPE的设计方案 | 第35-37页 |
·肝片吸虫多表位疫苗CTB-SAPE间隔序列设计及三级结构的分子建模 | 第37-38页 |
·重组载体p ETCTB-SAPE的构建 | 第38-40页 |
·重组表达载体p ETCTB-S1、p ETCTB-S2的构建 | 第40-43页 |
·讨论 | 第43-44页 |
·结论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新型肝片吸虫多表位疫苗CTB-SAPE的表达与纯化 | 第45-53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5-47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45-46页 |
·主要溶液及配方 | 第46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7-49页 |
·基因工程菌株的诱导表达及鉴定 | 第47-48页 |
·Ni-NTA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的纯化 | 第48-49页 |
·重组蛋白的透析复性和浓缩 | 第49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49-51页 |
·基因工程菌株的诱导表达及鉴定 | 第49-50页 |
·鞘脂激活蛋白多表位融合蛋白CTB-SAPE的纯化及单表位融合蛋白CTB-S1、CTB-S2的纯化 | 第50-51页 |
·讨论 | 第51-52页 |
·结论 | 第52-53页 |
第5章 新型肝片吸虫多表位疫苗CTB-SAPE免疫原性和免疫特异性的研究 | 第53-6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3-55页 |
·电泳纯肝片吸虫表位肽融合蛋白 | 第53页 |
·高纯度Fh SAP-2 表位肽蛋白 | 第53-54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54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54-55页 |
·主要溶液及配方 | 第55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5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5-57页 |
·BALB/c小鼠的免疫接种 | 第55-56页 |
·GM1-ELISA | 第56页 |
·特异性抗体的ELISA检测 | 第56-57页 |
·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| 第57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57-65页 |
·Fh SAP-2 表位(Fh SAP22130)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| 第57-58页 |
·Fh SAP-2 表位(Fh SAP27685)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| 第58-59页 |
·Fh SAP-2 表位肽融合蛋白与GM1结合活性的检测 | 第59-60页 |
·肝片吸虫多表位疫苗CTB-SAPE免疫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检测 | 第60-63页 |
·肝片吸虫多表位疫苗Ig G1、Ig G2a和Ig A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| 第63-64页 |
·肝片吸虫总蛋白和Fh SAP-2 特异性Ig G抗体检测 | 第64-65页 |
·讨论 | 第65-66页 |
·结论 | 第66-68页 |
全文总结 | 第68-70页 |
综述 | 第70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8页 |
作者简历 | 第88-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