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谊舞者修课中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1 前言 | 第11-19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11-12页 |
·交谊舞已成为高等院校的热门课程 | 第11页 |
·交谊舞普修课亟待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| 第11-12页 |
·亟待加强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| 第12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·普通高校交谊舞普修课中有关审美能力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普通大学交谊舞普修课开展现状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有关大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2 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19-23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-23页 |
·文献资料法 | 第19页 |
·专家访谈法 | 第19页 |
·问卷调查法 | 第19-21页 |
·数理统计法 | 第21页 |
·观察法 | 第21-23页 |
3 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23-53页 |
·交谊舞普修课中大学生审美能力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4页 |
·审美观念过于个性化 | 第23页 |
·审美行为具有趋同性 | 第23页 |
·审美情趣粗俗化 | 第23-24页 |
·交谊舞普修课中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| 第24-25页 |
·交谊舞项目与审美能力的关系 | 第25-34页 |
·交谊舞与音乐的关系 | 第26-28页 |
·交谊舞与服饰的关系 | 第28-29页 |
·交谊舞与仪表的关系 | 第29-31页 |
·交谊舞与舞蹈风格的关系 | 第31-32页 |
·交谊舞与舞蹈动作的关系 | 第32-34页 |
·交谊舞普修课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| 第34-53页 |
·创新交谊舞普修课的教学手段 | 第35-41页 |
·体验式教学,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| 第35-37页 |
·启发式教学,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| 第37-39页 |
·实践式教学,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| 第39-41页 |
·在教学中从始至终贯穿美的要求 | 第41-47页 |
·在教学中贯穿姿态美的要求 | 第41-42页 |
·在教学中贯穿动作美的要求 | 第42-44页 |
·在教学中贯穿表情美的要求 | 第44-45页 |
·在教学中贯穿语言美的要求 | 第45-47页 |
·拓宽审美渠道 | 第47-49页 |
·定期开展交谊舞形体训练课 | 第47-48页 |
·定期开展交谊舞表演欣赏课 | 第48-49页 |
·定期开展交谊舞音乐欣赏课 | 第49页 |
·在教学中给予多元审美评价 | 第49-53页 |
·学生间互相给予审美评价 | 第49-50页 |
·教师给予学生审美评价 | 第50-51页 |
·通过考核给予审美评价 | 第51-53页 |
4 结论与建议 | 第53-55页 |
·结论 | 第53页 |
·建议 | 第53-55页 |
·学生要积极配合、主动学习 | 第53-54页 |
·教师要不断丰富交谊舞教学内容 | 第54页 |
·高校要重视交谊舞相关理论的研究 | 第54页 |
·各高校交谊舞有关专家定期进行交流学习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附录1 | 第59-62页 |
附录2 | 第62-65页 |
附录3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