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果树病虫害论文--浆果类病虫害论文--葡萄病虫害论文--病害论文

湖南省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调查及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第一章 前言第12-24页
 1 葡萄霜霉病的研究进展第12-20页
   ·葡萄霜霉病的起源和分布第12页
   ·葡萄霜霉病的危害与症状第12-13页
   ·葡萄霜霉病菌的生物学第13-15页
     ·葡萄霜霉菌分类地位和形态特征第13-14页
     ·葡萄霜霉菌孢子的形成与萌发第14-15页
   ·葡萄霜霉病的侵染循环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第15页
     ·初侵染再侵染第15页
     ·传播方式第15-16页
   ·影响葡萄霜霉病发展的因素第16-19页
     ·环境条件第16页
     ·农业措施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病原物第17页
     ·感病寄主第17页
     ·葡萄组织结构与抗病性关系第17-18页
     ·葡萄理化性质与抗病性的关系第18-19页
   ·葡萄霜霉病的综合防治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农业防治第19页
     ·生物防治第19页
     ·药剂防治第19-20页
 2 遗传多样性研究第20-22页
   ·遗传多样性简介第20页
   ·DNA分子标记技术第20-22页
     ·RFLP标记技术第20-21页
     ·RAPD标记技术第21页
     ·AFLP标记技术第21页
     ·SSR标记技术第21页
     ·其他标记技术第21页
     ·系统发育进化树的构建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分子标记在霜霉病中的应用第22页
 3 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2-23页
 4 技术路线第23-24页
第二章 湖南省葡萄霜霉病发生情况调查第24-28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24页
 2 结果分析第24-25页
 3 小结与讨论第25-28页
第三章 气象因素对葡萄霜霉痫的影响第28-38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28页
   ·调查地点第28页
   ·调查方法第28页
 2 结果分析第28-36页
   ·气象数据统计与病情指数第28-31页
   ·病情指数与平均温度的关系第31-32页
   ·病情指数与平均相对湿度的关系第32-33页
   ·病情指数与累计雨量的关系第33页
   ·病情指数与累计雨日的关系第33-34页
   ·葡萄霜霉病流行回归模型第34-36页
 3 小结与讨论第36-38页
第四章 葡萄霜霉病菌对葡萄致病性研究第38-42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38-40页
   ·样品的采集第38页
   ·仪器与设备第38页
   ·供试菌株的准备第38-39页
   ·葡萄叶片的准备第39页
   ·离体叶盘接种试验方法第39页
   ·统计发病情况第39-40页
 2 结果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·不同葡萄品种叶盘接种后的发病情况第40页
   ·不同葡萄品种对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性研究第40-41页
 3 小结与讨论第41-42页
第五章 4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测定第42-54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42-43页
   ·供试菌株第42页
   ·供试药剂第42页
   ·试验仪器第42-43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43页
 2 结果分析第43-52页
   ·供试菌株对4种杀菌剂的生物测定结果第43-48页
   ·4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株的毒力测定第48-52页
 3 小结与讨论第52-54页
第六章 葡萄霜霉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第54-66页
 1 材料和试剂第54-55页
   ·供试菌株第54页
   ·主要试剂第54页
   ·主要仪器设备第54页
   ·供试引物第54-55页
 2 试验方法第55-59页
   ·葡萄霜霉病菌DNA的提取第55-56页
   ·ITS序列的PCR扩增第56-57页
   ·β-tubulin序列的PCR扩增第57页
   ·CytB序列的PCR扩增第57-58页
   ·PCR产物的检测与测序第58页
   ·数据处理以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第58-59页
 3 结果与分析第59-65页
   ·DNA的提取与检测第59-60页
   ·ITS序列的PCR扩增及系统发育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·β-tubulin序列的PCR扩增及系统发育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·CytB序列的PCR扩增及系统发育分析第63-65页
   ·ITS、β-tubulin和Cyt b gene系统发育分析的比较第65页
 4 讨论与小结第65-66页
第七章 全文总结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4页
致谢第74-76页
作者简介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拟南芥bHLH转录因子HFR1调控抗病性与发育的机制研究
下一篇:转Bt基因水稻对白符跳虫抗寒性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