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、银行体制论文

民营银行准入退出机制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5页
1. 绪论第15-25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及现实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 ·选题背景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现实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-22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综述第17-20页
     ·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对现有研究的总结第22页
   ·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框架与结构第23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·创新与不足第24-25页
2. 民营银行的准入退出机制相关理论综述第25-31页
   ·民营银行等相关概念的定义第25-28页
     ·民营银行第25-26页
     ·进入壁垒第26-28页
   ·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关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两种假说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哈佛学派的结构-效率假说第28页
     ·芝加哥学派的效率-结构假说第28-29页
   ·可竞争市场理论第29-31页
3. 中国银行业结构及竞争程度的分析第31-43页
   ·市场结构与绩效-运用结构法的分析第31-36页
     ·SCP范式的有关指标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对我国银行业的卖方集中度考察第32-36页
   ·运用非结构法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竞争程度第36-40页
     ·Bresnahan-Lau模型第36页
     ·Panzar-Rosse模型第36-37页
     ·运用PR模型研究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第37-40页
   ·实证结论以及对我国民营银行准入退出机制的启发第40-43页
     ·实证结论及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对民营银行准入退出机制的启发第41-43页
4. 我国民营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变迁情况与现有问题第43-47页
   ·我国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制度变迁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民资进入银行业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民生银行的设立第44页
   ·中国民营银行准入的制度壁垒第44-47页
     ·显性的制度壁垒第45-46页
     ·隐形的制度壁垒第46-47页
5. 我国民营银行退出机制研究第47-55页
   ·银行业的退出模式第47-48页
   ·中国银行业退出模式以及案例第48-51页
     ·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退出第48-49页
     ·银行间的并购方式第49-50页
     ·撤销与解散的方式第50-51页
     ·破产方式第51页
   ·我国银行业市场退出的实践问题第51-55页
     ·系统法律框架的缺失第51-52页
     ·组织机构的缺失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政府的行政干涉第53页
     ·市场退出的缓冲稳定机制的缺失第53-54页
     ·主动退出手段的缺失第54-55页
6. 国外的银行准入退出机制第55-67页
   ·国外商业银行准入机制第55-57页
     ·美国的银行准入机制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德国的银行准入机制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·国外商业银行的退出机制第57-59页
     ·美国的银行退出机制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德国的银行退出机制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·相关理论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 ·准入机制与退出机制的考虑第59-60页
     ·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问题第60-61页
   ·银行准入退出制度的经验借鉴与分析第61-67页
     ·准入制度的借鉴第61-63页
     ·退出制度的借鉴第63-67页
7. 我国民营银行的准入退出制度设计第67-75页
   ·准入退出机制的原则和目标第67-68页
   ·民营银行准入的现实路径第68-69页
     ·我国民营银行准入的可行性分析第68页
     ·民营银行准入的路径第68-69页
   ·民营银行准入机制的框架设计第69-70页
     ·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时机第69页
     ·民营银行准入的速度第69-70页
     ·民营银行的主体要求第70页
   ·民营银行退出的机制设计第70-72页
     ·民营银行市场退出的主持机构第70页
     ·最后贷款人制度第70-71页
     ·存款保险制度第71-72页
     ·破产清算制度第72页
   ·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第72-75页
     ·法律体系的完善第73页
     ·建立风险预警体系第73-74页
     ·利率市场化第74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79页
致谢第79-80页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测度--基于三阶段Super SBM模型
下一篇:地方政府平台贷款证券化模式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