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与冲击性能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| 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RPC 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| ·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| 第2章 原材料与实验方案设计 | 第15-26页 |
| ·原材料 | 第15-23页 |
| ·水泥 | 第15-17页 |
| ·粉煤灰 | 第17-18页 |
| ·硅灰 | 第18-20页 |
| ·天然河砂 | 第20页 |
| ·高效减水剂 | 第20-22页 |
| ·钢纤维 | 第22-23页 |
| ·矿物掺合料的作用机理 | 第23-24页 |
| ·实验方案设计 | 第24-25页 |
| ·小结 | 第25-26页 |
| 第3章 基于正交理论的RPC 配合比设计 | 第26-47页 |
| ·正交试验设计理论 | 第26-28页 |
| ·试验指标、因素和水平 | 第26页 |
| ·正交表 | 第26-27页 |
| ·正交试验步骤 | 第27-28页 |
| ·正交试验设计中考虑的因素 | 第28页 |
| ·各因素水平的确定 | 第28-33页 |
| ·高效减水剂掺量及水胶比的确定 | 第29-30页 |
| ·粉煤灰掺量水平的确定 | 第30-32页 |
| ·硅灰掺量水平的确定 | 第32-33页 |
| ·砂胶比及养护制度水平的确定 | 第33页 |
| ·正交实验设计 | 第33-35页 |
| ·基于正交实验结果分析确定最佳基体 | 第35-39页 |
| ·根据抗压强度分析最佳配比 | 第36-37页 |
| ·根据抗折强度分析最佳配比 | 第37-38页 |
| ·综合分析确定最佳配比 | 第38-39页 |
| ·钢纤维RPC 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 | 第39-45页 |
| ·制备与养护 | 第39-40页 |
| ·抗折强度的测定 | 第40-41页 |
| ·抗压强度的测定 | 第41-42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2-45页 |
| ·小结 | 第45-47页 |
| 第4章 RPC 冲击性能研究 | 第47-68页 |
| ·引言 | 第47-48页 |
| ·冲击实验方法 | 第48-50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0-67页 |
| ·RPC 力学性能 | 第50-51页 |
| ·RPC 冲击损伤演化过程 | 第51-63页 |
| ·RPC 增强增韧机理分析 | 第63-67页 |
| ·小结 | 第67-68页 |
| 结论 | 第68-7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0-75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75-76页 |
| 致谢 | 第76-77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