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隋、唐至清前期(581~1840年)论文--明(1368~1663年)论文

明清时期黔桂边区的形成演变及其治理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绪论第9-18页
 一、 选题缘起及意义第9-10页
 二、 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0-11页
 三、 学术史回顾第11-15页
  (一)政区研究第11-13页
  (二)民族与交通研究第13-14页
  (三)有关研究的启发第14-15页
 四、 本研究的资料与方法第15-16页
  (一)研究资料第15-16页
  (二)研究方法第16页
 五、 本研究的框架结构第16-18页
第一章 黔桂边区的地理环境与边界形成第18-26页
 第一节 黔桂边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第18-21页
 第二节 贵州建省与黔桂边界的初步形成第21-26页
  一、 贵州建省的过程第21-23页
  二、 黔桂边界的初步形成第23-26页
第二章 明清时期黔桂边区的政区调整及边界演变第26-47页
 第一节 明清时期黔桂两省在西段边界的政区设置与调整第26-32页
  一、 明代贵州在西段边界的政区设置第26-28页
  二、 明代广西在西段边界的政区设置第28-29页
  三、 清代黔桂两省在西段边界的政区调整第29-32页
 第二节 明清时期黔桂两省中段边界的政区设置与调整第32-36页
  一、 明代黔桂两省在中段边界的政区设置第32-35页
  二、 清代黔桂两省在中段边界的政区调整第35-36页
 第三节 明清时期黔桂两省东段边界政区设置与调整第36-42页
  一、 明代贵州在东段边界的政区设置第36-38页
  二、 明代广西在东段边界的政区设置第38-39页
  三、 清代黔桂两省在东段边界的政区调整第39-42页
 第四节 清代黔桂边界的最终确立第42-47页
第三章 明清两朝对黔桂边区的治理第47-60页
 第一节 明清两朝在理黔桂边区推行的治理思想第47-52页
  一、 “用夏变夷”的治理思想第47-49页
  二、 “剿抚并用”的治理思想第49-51页
  三、 “因俗而治”的治理思想第51-52页
 第二节 国家制度在黔桂边区的具体推行第52-60页
  一、 大力推行文化教育第52-54页
  二、 国家军事力量的介入第54-55页
  三、 王朝制度向土司地区的渗透及土司制度的衰落第55-60页
第四章 影响明清两朝治理黔桂边区的因素分析第60-68页
 第一节 交通因素对王朝经略黔桂边区的影响第60-63页
  一、 黔桂边区交通路线的分布第60-61页
  二、 黔桂边区交通路线的变化第61-63页
 第二节 民族因素对王朝治理黔桂边区的影响第63-65页
  一、 黔桂边区的民族分布状况第63-64页
  二、 民族因素对王朝治理边区的影响第64-65页
 第三节 汉族移民对黔桂边区的影响第65-68页
  一、 明清时期黔桂边区的汉族移民第65-67页
  二、 汉族移民对黔桂边区的影响第67-68页
结语第68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6页
致谢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史记》刘邦与其集团成员关系研究
下一篇:清代广西私盐与地方社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