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绪论 | 第7-11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-8页 |
·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8-9页 |
·国外研究述评 | 第8页 |
·国内研究述评 | 第8-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9页 |
·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9-10页 |
·论文框架 | 第10-11页 |
2.邓小平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形成的背景 | 第11-19页 |
·邓小平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| 第11-16页 |
·马克思和恩格斯城乡统筹理论 | 第11-12页 |
·列宁城乡统筹思想理论 | 第12-14页 |
·毛泽东城乡统筹理论 | 第14-16页 |
·邓小平城乡统筹发展思想的历史背景 | 第16-19页 |
·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关系的历史分期 | 第16-17页 |
·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关系变化的因素 | 第17-19页 |
3 邓小平城乡统筹思想的主要内容 | 第19-32页 |
·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 | 第19-23页 |
·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安全 | 第19页 |
·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| 第19-20页 |
·推动农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| 第20-23页 |
·在城乡统筹中注重农民利益 | 第23-26页 |
·保证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| 第23-24页 |
·允许一部分人先富,先富带后富,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| 第24-26页 |
·发展农村科教文卫事业统筹城乡发展 | 第26-29页 |
·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| 第26-27页 |
·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| 第27-28页 |
·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| 第28-29页 |
·坚持以工促农,以城带乡实现城市支援农村 | 第29-32页 |
·强调以工促农 | 第29-30页 |
·积极发展乡镇企业 | 第30-32页 |
4 邓小平城乡统筹思想的理论贡献 | 第32-41页 |
·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关于城乡统筹思想的理论 | 第32-37页 |
·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| 第32-34页 |
·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 | 第34-35页 |
·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思想 | 第35-37页 |
·邓小平城乡统筹思想开辟了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途径 | 第37-41页 |
·城乡统筹坚持以人为本 | 第37-38页 |
·坚持反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 | 第38-39页 |
·通过“多予、少取、放活”实现城乡统筹 | 第39-41页 |
结束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