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7页 |
摘要 | 第7-8页 |
1 导论 | 第8-13页 |
·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意义 | 第8页 |
·理论框架与相关文献综述 | 第8-11页 |
·社会管理的概念 | 第8-9页 |
·我国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| 第9页 |
·农村社会管理的相关研究 | 第9-11页 |
·关键词及理论解释 | 第11-12页 |
·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理念 | 第11页 |
·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范围和领域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| 第12-13页 |
2 研究单元:荥阳市乔楼镇 | 第13-16页 |
·地理区位 | 第13页 |
·人文历史 | 第13-14页 |
·经济与社会发展 | 第14-16页 |
·镇域经济发展迅速 | 第14-15页 |
·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| 第15页 |
·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| 第15页 |
·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| 第15-16页 |
·乔楼镇政府人员构成 | 第16页 |
3 2003 年以来乔楼镇政府在农村社会管理方面的实践 | 第16-20页 |
·乡镇干部包村工作机制实施情况及成效 | 第16-17页 |
·乔楼镇“四位一体”工作机制实施情况及成效 | 第17-18页 |
·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自 2012 年在乔楼镇运行以来的运行情况及取得成效 | 第18-20页 |
·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基本概况 | 第18页 |
·乔楼镇在建立运行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中的做法及成效 | 第18-20页 |
4 乡镇政府在农村社会管理中遇到的困境及产生原因 | 第20-27页 |
·基层组织培育及作用发挥方面 | 第20-22页 |
·乡镇政府在基层组织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1页 |
·基层组织在农村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不足的原因 | 第21-22页 |
·社会管理工作机制方面 | 第22-24页 |
·乡镇政府在社会管理工作机制方面的问题 | 第22-23页 |
·乡镇政府在社会管理工作机制方面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 | 第23-24页 |
·化解矛盾纠纷、维护农村稳定方面 | 第24-25页 |
·乡镇政府自身方面 | 第25-27页 |
·因财力缺乏导致社会事业投入不足,难以支撑农村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 | 第25-26页 |
·乡镇政府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管理理念落后 | 第26页 |
·乡镇政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| 第26-27页 |
5 国内外乡镇(社区)社会管理模式及经验 | 第27-31页 |
·美国社会管理方式及启示 | 第27-28页 |
·政府的公共管理作用 | 第27页 |
·宗教信仰的教育引导作用 | 第27页 |
·非营利组织的协调服务作用 | 第27页 |
·启示 | 第27-28页 |
·台湾乡镇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做法及经验 | 第28-29页 |
·自治是基层社会管理的主轴 | 第28页 |
·服务生活是基层社会管理的主线 | 第28页 |
·志工是基层社会管理参与的主体 | 第28页 |
·政府是基层社会管理的主持 | 第28-29页 |
·启示 | 第29页 |
·温州在社会管理职能发挥方面的做法及经验 | 第29-31页 |
·实行“三分三改”,重构社会管理的制度基础 | 第29页 |
·实施区划调整,优化社会管理的宏观布局 | 第29-30页 |
·探索“转并联”等方式,构建新型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 | 第30页 |
·变革登记管理制度,发挥社会组织引领社会自我管理服务功能 | 第30页 |
·创建地方版社工制度,壮大社会管理服务的专业力量 | 第30页 |
·启示 | 第30-31页 |
6 对乡镇政府强化完善农村社会管理职能的政策建议 | 第31-34页 |
·有利于乡镇政府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的体制机制构建 | 第31页 |
·对网格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规范提升 | 第31-32页 |
·培育发展农村各种社会组织 | 第32页 |
·发挥传统文化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| 第32-33页 |
·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社会管理 | 第33-34页 |
Abstract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