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7-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9-11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5页 |
·医疗健康网站相关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医疗健康网站定义和分类 | 第11页 |
·医疗健康网站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·国外技术接受模型的产生与发展 | 第12-14页 |
·技术接受模型(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,TAM) | 第12-13页 |
·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(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, UTAUT)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技术接受模型实证研究综述 | 第14-20页 |
·移动商务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 | 第15页 |
·电子商务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电子政务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 | 第16页 |
·企业信息系统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 | 第16页 |
·教育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农业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 | 第17页 |
·国内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比较分析 | 第17-19页 |
·国内实证研究所反映出的问题 | 第19页 |
·现有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建议 | 第19-20页 |
·消费者感知风险理论 | 第20-23页 |
·感知风险定义 | 第20-21页 |
·网络环境中感知风险的构成维度 | 第21-22页 |
·用户网络感知风险与决策模型 | 第22-23页 |
·网络健康信息可信性 | 第23-25页 |
·可信性研究回顾 | 第23页 |
·网络健康信息可信性与用户决策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医疗健康网站用户接受模型建立 | 第25-31页 |
·医疗健康网站用户接受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假设 | 第25-28页 |
·用户接受分析与假设 | 第25-26页 |
·感知风险分析与假设 | 第26页 |
·网络健康信息可信性分析与假设 | 第26-27页 |
·调节变量分析与假设 | 第27-28页 |
·模型建立 | 第28页 |
·变量定义和测量方法 | 第28-31页 |
·绩效预期 | 第28-29页 |
·努力预期 | 第29页 |
·社群影响 | 第29页 |
·使用意愿 | 第29页 |
·使用行为 | 第29-30页 |
·感知风险 | 第30页 |
·网络健康信息可信性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医疗健康网站用户接受行为实证分析 | 第31-48页 |
·问卷设计 | 第31-32页 |
·个人基本信息部分 | 第31页 |
·选择服务部分 | 第31页 |
·量表部分 | 第31-32页 |
·前测与修改 | 第32页 |
·数据收集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样本信度和效度 | 第33-39页 |
·信度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效度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验证性因子分析 | 第36-39页 |
·路径分析 | 第39-44页 |
·结构方程模型建模 | 第39-43页 |
·AMOS 软件求解结构方程模型 | 第43-44页 |
·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| 第44-48页 |
·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原理 | 第44-45页 |
·以经验为调节变量的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以性别为调节变量的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| 第46-48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8-52页 |
·研究结论分析与建议 | 第48-50页 |
·描述性统计研究发现和建议 | 第48页 |
·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| 第48-49页 |
·经验和性别的调节作用 | 第49页 |
·对医疗健康网站发展的建议 | 第49-50页 |
·研究贡献 | 第50页 |
·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 | 第50-52页 |
附录 医疗健康网站接受行为的问卷调查 | 第52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