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0-20页 |
·我国氮氧化物污染现状及控制政策 | 第10-12页 |
·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| 第12-13页 |
·选择性催化还原法(SCR)烟气脱硝技术 | 第13-18页 |
·SCR脱硝原理及布置方式 | 第13-15页 |
·含铈SCR催化剂研究进展 | 第15-18页 |
·课题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试验系统及催化剂制备、分析测试方法 | 第20-25页 |
·催化剂活性评价系统 | 第20页 |
·化学试剂和仪器 | 第20-22页 |
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22-23页 |
·溶胶凝胶法制备过渡金属氧化物-CeO_2/TiO_2催化剂 | 第22页 |
·浸渍法制备CeO_2-WO_3/TiO_2催化剂 | 第22页 |
·共沉淀法制备CeO_2-WO_3/TiO_2催化剂 | 第22-23页 |
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23-25页 |
·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| 第23页 |
·X-射线衍射(XRD)分析 | 第23页 |
·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分析 | 第23页 |
·H_2程序升温还原(H_2-TPR)分析 | 第23页 |
·高分子透射电子显微镜(HR-TEM)分析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过渡金属掺杂对铈钛催化剂脱硝性能影响研究 | 第25-30页 |
·引言 | 第25页 |
·CeO_2-MO_x/TiO_2催化剂的活性测试 | 第25-26页 |
·CeO_2-MO_x/TiO_2催化剂的表征 | 第26-29页 |
·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特性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催化剂XRD表征分析 | 第27-29页 |
·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4章 CeO_2-WO_3/TiO_2催化剂的脱硝性能研究 | 第30-51页 |
·引言 | 第30页 |
·制备参数的影响 | 第30-33页 |
·制备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煅烧温度 | 第31-32页 |
·W和Ce担载量 | 第32-33页 |
·操作参数的影响 | 第33-44页 |
·反应温度 | 第33-34页 |
·空速 | 第34-35页 |
·O_2含量 | 第35-37页 |
·NH_3浓度 | 第37-38页 |
·NO浓度 | 第38-39页 |
·SO2和H_2O含量 | 第39-44页 |
·CeO_2-WO_3/TiO_2催化剂的表征 | 第44-49页 |
·催化剂BET表征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催化剂XRD表征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催化剂XPS表征 | 第46-47页 |
·催化剂TEM表征 | 第47-48页 |
·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测试(H_2-TPR) | 第48-49页 |
·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5章 Ce基催化剂反应动力学研究 | 第51-61页 |
·引言 | 第51页 |
·CeO_2-WO_3/TiO_2催化剂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| 第51-57页 |
·内外扩散影响的排除 | 第51-52页 |
·反应级数的测量 | 第52-54页 |
·反应速率常数的测量 | 第54-56页 |
·活化能与指前因子 | 第56-57页 |
·CeO_2/TiO_2催化剂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| 第57-60页 |
·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2页 |
·结论 | 第61页 |
·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