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23页 |
·主要养殖地区 | 第11-13页 |
·日本的鳗鱼养殖 | 第11-12页 |
·欧洲的鳗鲡养殖 | 第12页 |
·中国的鳗鲡养殖 | 第12-13页 |
·主要养殖模式 | 第13-21页 |
·土池养殖模式 | 第13页 |
·水泥池养殖模式 | 第13-14页 |
·混养模式 | 第14-15页 |
·网箱养殖模式 | 第15-16页 |
·循环水养殖模式 | 第16-21页 |
·本文研究背景与目的 | 第21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欧洲鳗半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的运行效果研究 | 第23-32页 |
·引言 | 第23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5页 |
·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处理流程 | 第23页 |
·黑仔鳗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 | 第23-24页 |
·水处理净化单元 | 第24-25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养殖对象 | 第25页 |
·日常管理 | 第25-26页 |
·水质指标测定及数据分析方法 | 第2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0页 |
·系统中的水质状况 | 第26页 |
·生物滤器运行状况 | 第26-27页 |
·养殖池 NH_4~--N、NO_2~--N 的变化趋势 | 第27-28页 |
·系统 NO_3~--N 及 PO_4~(3-)-P 的变化趋势 | 第28页 |
·COD 和 SS 的去除 | 第28-29页 |
·水温(T )、溶解氧( DO )、p H 值等水质指标 | 第29-30页 |
·养殖效果 | 第30页 |
·讨论 | 第30-32页 |
·预培养生物膜 | 第30页 |
·节水换水 | 第30-31页 |
·养殖效果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利用循环水技术改造成鳗养殖池 | 第32-46页 |
·前言 | 第3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处理流程 | 第32-33页 |
·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 | 第33页 |
·水处理净化单元 | 第33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养殖对象 | 第33-34页 |
·日常管理 | 第34页 |
·水质指标测定及数据分析方法 | 第3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4-44页 |
·系统中的水质状况 | 第34-35页 |
·生物滤器运行状况 | 第35-36页 |
·养殖池 NH_4~+-N、NO_2~--N 的变化趋势 | 第36-40页 |
·系统 NO_3~--N 及 PO_4~(3-)-P 的变化趋势 | 第40-41页 |
·COD 和 SS 的去除 | 第41-43页 |
·水温(T )、溶解氧( DO )、p H 值等水质指标 | 第43页 |
·养殖效果 | 第43-44页 |
·讨论 | 第44-46页 |
·氨氮的处理效果 | 第44页 |
·SS 的去除效果 | 第44-45页 |
·养殖效果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鳗鲡循环水养殖试验研究 | 第46-54页 |
·前言 | 第4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循环水养殖系统 | 第46-47页 |
·水处理工艺流程 | 第47页 |
·水处理净化单元 | 第47-48页 |
·固液分离机 | 第47页 |
·流化床 | 第47-48页 |
·生物滤器 | 第48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养殖对象 | 第48页 |
·日常管理 | 第48页 |
·水质指标测定及数据分析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结果 | 第49-52页 |
·生物滤器运行状况 | 第49页 |
·NH_4~+-N、NO_2~--N 的变化趋势 | 第49-50页 |
·系统 NO_3~--N 及 PO_4~(3-)-P 的变化趋势 | 第50页 |
·COD 和 SS 的去除 | 第50-51页 |
·水温(T )、溶解氧( DO )、p H 值 | 第51-52页 |
·养殖效果 | 第52页 |
·讨论 | 第52-54页 |
·氨氮的去除效果 | 第52-53页 |
·紫外灯的维护 | 第53页 |
·SS 的控制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·三种养殖模式的总结 | 第54-55页 |
·M1 养殖模式 | 第54页 |
·M2 养殖模式 | 第54-55页 |
·M3 养殖模式 | 第55页 |
·展望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