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6页 |
前言 | 第16-21页 |
第一部分 螺内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 | 第21-36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6页 |
·纳入与排除标准 | 第22页 |
·检索策略 | 第22-23页 |
·文献检索、提取与质量评价 | 第23-25页 |
·质量控制 | 第25-26页 |
2 结果 | 第26-32页 |
3 讨论 | 第32-34页 |
4 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二部分 2 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| 第36-53页 |
1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36-41页 |
·实验动物及材料 | 第36-3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7-41页 |
·质量控制 | 第41页 |
·统计方法 | 第41页 |
2 结果 | 第41-47页 |
3 讨论 | 第47-52页 |
4 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三部分 螺内酯单独及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抗衰老基因Klotho 的干预 | 第53-74页 |
1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54-62页 |
·实验动物及材料 | 第54-5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5-61页 |
·统计学方法 | 第61页 |
·质量控制 | 第61-62页 |
2 结果 | 第62-70页 |
3 讨论 | 第70-72页 |
4 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四部分 螺内酯对高糖环境下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机制的干预 | 第74-87页 |
1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74-78页 |
·研究对象及材料 | 第74-7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6-78页 |
·质量控制 | 第78页 |
·统计学方法 | 第78页 |
2 结果 | 第78-83页 |
3 讨论 | 第83-86页 |
4 小结 | 第86-87页 |
结论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101页 |
综述 醛固酮与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| 第101-10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5-109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| 第109-11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10-111页 |
导师评阅表 | 第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