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阳市节能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11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| 第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产业集群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节能产业研究 | 第13页 |
·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 | 第15-27页 |
·节能产业理论 | 第15-17页 |
·节能产业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·节能产业的分类 | 第16页 |
·节能产业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·产业集群理论 | 第17-23页 |
·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分类 | 第17-19页 |
·产业集群的要素 | 第19-20页 |
·产业集群的形成 | 第20-21页 |
·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| 第21-22页 |
·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及政策 | 第22-23页 |
·节能产业集群理论 | 第23-27页 |
·节能产业集群的定义 | 第23-24页 |
·节能产业集群的特点 | 第24页 |
·节能产业集群的“钻石”模型 | 第24-27页 |
第3章 资阳市节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| 第27-36页 |
·资阳市情及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| 第27-28页 |
·资阳市基本情况 | 第27页 |
·资阳市产业发展情况 | 第27-28页 |
·资阳市节能产业发展现状 | 第28-32页 |
·总体情况 | 第28-29页 |
·企业情况 | 第29-30页 |
·技术与装备、产品、服务情况 | 第30-31页 |
·园区建设情况 | 第31-32页 |
·资阳市节能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产业规模较小,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 | 第32页 |
·竞争十分激烈,尚未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 | 第32页 |
·产业链不完善,产业企业协作配套能力差 | 第32-33页 |
·资阳市节能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性 | 第33-34页 |
·节能产业适合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| 第33页 |
·产业集群契合“两化”互动总体战略 | 第33页 |
·产业集群有利于产业参与区域竞合 | 第33-34页 |
·产业集群能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 | 第34页 |
·产业集群能促进骨干企业的配套发展 | 第34页 |
·资阳市节能产业集群发展的可能性 | 第34-36页 |
第4章 影响资阳市节能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分析 | 第36-43页 |
·政府角色方面具备优势 | 第36-38页 |
·初级要素较完备,高级要素缺乏 | 第38-39页 |
·机会因素基础薄弱 | 第39页 |
·支持及相关产业刚刚起步 | 第39-40页 |
·需求条件基本具备 | 第40-41页 |
·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无优势 | 第41-42页 |
·资阳节能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资阳节能产业集群刚刚萌芽 | 第42页 |
·资阳节能产业集群具备优势 | 第42页 |
·资阳节能产业集群短板明显 | 第42-43页 |
第5章 资阳市节能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与措施 | 第43-52页 |
·发展战略 | 第43-46页 |
·战略目标 | 第43-44页 |
·发展原则 | 第44-45页 |
·发展重点 | 第45页 |
·发展布局 | 第45-46页 |
·具体措施 | 第46-52页 |
·制定集群规划 | 第47页 |
·创造有效需求 | 第47-48页 |
·产业集群招商 | 第48页 |
·优化企业结构 | 第48-49页 |
·整合生产要素 | 第49页 |
·强化节能服务 | 第49-50页 |
·扶持支撑机构 | 第50-51页 |
·营造良好环境 | 第51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附录1 | 第56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