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DMS基多孔皱纹的制备及其应用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27页 |
·皱纹的产生 | 第7-8页 |
·起皱的方法 | 第8-18页 |
·加热法起皱及其应用 | 第8-11页 |
·溶胀起皱及其应用 | 第11-13页 |
·机械方法起皱 | 第13-17页 |
·本节小结 | 第17-18页 |
·微转移 | 第18-26页 |
·高效转移印章 | 第18-23页 |
·具有储存性质的印章 | 第23-25页 |
·高效转移印章的应用 | 第25页 |
·本节小结 | 第25-26页 |
·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实验药品与实验装置 | 第27-32页 |
·PDMS 的性质 | 第27-28页 |
·PDMS 简介 | 第27-28页 |
·PDMS 的主要性质 | 第28页 |
·化学药品及其相关信息 | 第28-29页 |
·实验设备 | 第29-30页 |
·表征手段 | 第30-32页 |
·倒置荧光显微镜(IFM)分析 | 第30页 |
·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30页 |
·原子力显微镜(AFM)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3D 激光测量显微镜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PDMS 弹性体皱纹薄膜的制备与刻蚀 | 第32-44页 |
·PDMS 弹性体薄膜的制备 | 第32页 |
·刻蚀反应实验参数的探索 | 第32-36页 |
·氢氟酸溶液浓度对样品刻蚀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·溶液温度对于样品刻蚀速率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PDMS 弹性体表面三种处理形式的机理研究 | 第36-39页 |
·薄膜起皱影响因素的探索 | 第39-43页 |
·氧等离子体(OP)处理时间对于皱纹形貌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·拉伸率对皱纹形貌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皱纹孔洞相结合的高级结构的制备 | 第44-65页 |
·制备多孔结构的实验步骤 | 第44-45页 |
·第一种实验方法 | 第44-45页 |
·第二种实验方法 | 第45页 |
·皱纹的加固 | 第45-47页 |
·皱纹加固想法的由来 | 第46页 |
·皱纹加固的实验操作步骤 | 第46-4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7-64页 |
·氧等离子体加固 PDMS 弹性体皱纹薄膜 | 第47-51页 |
·紫外臭氧加固 PDMS 弹性体皱纹薄膜 | 第51-60页 |
·先刻蚀再利用 OP 拉伸起皱 | 第60-62页 |
·紫外臭氧处理粗糙薄膜表面起皱 | 第62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五章 多孔皱纹高级结构的应用 | 第65-72页 |
·PDMS 印章转移实验操作步骤 | 第65-6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6-71页 |
·负载对于转移效率及转移图案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·接触时间对转移效率以及图案完整性的影响 | 第67页 |
·关于乙醇蒸汽氛围必要性的讨论 | 第67-68页 |
·关于基底预处理的必要性 | 第68-69页 |
·多孔结构对于转移效率提高的重要作用 | 第69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六章 全文结论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82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