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准备金制度研究
内容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一、 环境侵权及其救济概述 | 第8-13页 |
(一) 环境侵权相关概念界定 | 第8-10页 |
1、 环境权的定义 | 第8页 |
2、 环境侵权的定义 | 第8-9页 |
3、 环境权益的定义 | 第9页 |
4、 三者的关系 | 第9-10页 |
(二) 环境侵权救济的含义与种类 | 第10页 |
1、 环境侵权救济的含义 | 第10页 |
2、 环境侵权救济的种类 | 第10页 |
(三) 损害赔偿准备金制度的界定 | 第10-13页 |
1、 损害赔偿准备金制度的含义 | 第10页 |
2、 损害赔偿准备金制度的特点 | 第10-11页 |
3、 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准备金制度与相关制度的比较 | 第11-13页 |
二、 建立损害赔偿准备金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| 第13-19页 |
(一) 建立损害赔偿准备金制度的必要性 | 第13-15页 |
1、 建立损害赔偿准备金制度必要性的理论依据 | 第13-14页 |
2、 建立损害赔偿准备金制度的现实必要性 | 第14-15页 |
(二) 建立损害赔偿准备金制度的可行性 | 第15-19页 |
1、 建立损害赔偿准备金制度可行性的理论依据 | 第15-17页 |
2、 建立损害赔偿准备金制度的现实可行性 | 第17-19页 |
三、 损害赔偿准备金制度的立法构想 | 第19-24页 |
(一) 损害赔偿准备金制度立法模式的选择 | 第19-21页 |
1、 外国环境侵权财务保证模式的有关立法 | 第19-20页 |
2、 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准备金制度模式的选择 | 第20页 |
3、 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准备金制度的有关立法 | 第20-21页 |
(二) 损害赔偿准备金制度的具体设计 | 第21-24页 |
1、 损害赔偿准备金制度的设计原则 | 第21页 |
2、 损害赔偿准备金的计提范围 | 第21-22页 |
3、 损害赔偿准备金的计算方法 | 第22-24页 |
结语 | 第24-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5-26页 |
谢辞 | 第26-27页 |
个人简历 | 第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