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药学论文--药剂学论文

新型温度、pH双重敏感树枝状聚合物作为疏水性药物载体的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9-22页
   ·树枝状聚合物的研究进展第9-17页
     ·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第9-10页
     ·树枝状聚合物的特性第10-11页
     ·树枝状聚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第11-17页
   ·刺激响应聚合物第17-20页
     ·刺激响应系统的意义第17页
     ·刺激响应系统的力学作用第17页
     ·刺激响应聚合物种类第17-20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0-22页
第二章 树枝状聚合物 PAMAM 的合成与表征第22-30页
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22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试剂的纯化第23页
   ·树枝状聚合物聚酰胺-胺(PAMAM)的合成第23-26页
     ·G0.5 PAMAM 的合成第23页
     ·G1.0 PAMAM 的合成第23-25页
     ·G1.5 PAMAM 的合成第25页
     ·G2.0 PAMAM 的合成第25页
     ·G2.5 PAMAM 的合成第25页
     ·G3.0 PAMAM 的合成第25-26页
     ·G3.5 PAMAM 的合成第26页
   ·PAMAM 的表征第26-27页
     ·G2.5 PAMAM 的1H-NMR 表征第26-27页
     ·G3.5 PAMAM 的1H-NMR 表征第27页
   ·PAMAM 合成结果与讨论第27-2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 温度、pH 双重敏感新型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30-39页
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30-31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30-31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31页
     ·试剂的纯化第31页
   ·功能单体 4-二乙氨基-4-氧代丁酸的合成第31-32页
   ·PAMAM-Tris 的合成与表征第32-35页
     ·G2.5 PAMAM-Tris 的合成第32页
     ·G3.5 PAMAM-Tris 的合成第32-33页
     ·G2.5/3.5 PAMAM-Tris 的表征第33-35页
   ·PAMAM-Tris-DEAOBA 的合成与表征第35-38页
     ·G2.5 PAMAM-Tris-DEAOBA 的合成第35页
     ·G3.5 PAMAM-Tris-DEAOBA 的合成第35-36页
     ·G2.5/3.5 PAMAM-Tris-DEAOBA 的表征第36-3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四章 温度、pH 双重敏感新型树枝状聚合物的性能研究第39-65页
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39-40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39-40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40页
   ·PAMAM 衍生物的 LCST 测定第40-44页
     ·G2.5 PAMAM-Tris-DEAOBA 的 LCST 测定第40-42页
     ·G3.5 PAMAM-Tris-DEAOBA 的 LCST 测定第42-43页
     ·G2.5/3.5 PAMAM-Tris-DEAOBA 的 LCST 的表观现象第43-44页
   ·PAMAM 温敏衍生物的载药性能测定第44-50页
     ·PAMAM 温敏载体对于阿达帕林的载药性能测定第44-47页
     ·PAMAM 温敏载体对于 DL- -生育酚乙酸酯的载药性能测定第47-50页
   ·客分子作用对树枝状聚合物温度、pH 敏感性能影响的研究第50-61页
     ·客分子对 G2.5 PAMAM-Tris-DEAOBA 性能的影响第50-55页
     ·客分子对 G3.5 PAMAM-Tris-DEAOBA 性能的影响第55-60页
     ·载药量的不同对 G2.5/3.5 PAMAM-Tris-DEAOBA 性能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·G2.5/3.5 PAMAM-Tris-DEAOBA 的溶血实验第61-63页
     ·溶血性试验方法第62页
     ·溶血性试验结果与讨论第62-63页
   ·G2.5/3.5 PAMAM-Tris-DEAOBA 释药性能的研究第63-64页
     ·释药方法第63页
     ·释药结果与讨论第63-6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第五章 结论与展望第65-67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65-66页
   ·展望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0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第70-71页
致谢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金磁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催化硝基苯化合物还原中的应用
下一篇:超饱和系统促进水杨酸经皮给药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