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研究
| 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1页 |
| 1 导言 | 第11-16页 |
| ·研究的背景 | 第11-13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| 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| 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6-22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| ·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内涵及功能的研究 | 第16页 |
| ·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效率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| ·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| ·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前存在问题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| ·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运行机制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| ·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的研究 | 第20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简评 | 第20-22页 |
| 3.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的理论依据 | 第22-30页 |
| ·产权制度安排 | 第22-23页 |
| ·产权的含义 | 第22页 |
| ·产权理论主要内容 | 第22-23页 |
| ·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清晰的产权制度安排 | 第23页 |
| ·内部运行机制 | 第23-25页 |
| ·运行机制的含义 | 第23-24页 |
| ·机制设计理论 | 第24页 |
| ·农民专业合作社合理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 | 第24-25页 |
| ·富有效率的经营机制 | 第25-27页 |
| ·经营的涵义 | 第25页 |
| ·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机构 | 第25-26页 |
| ·富有效率的经营机制 | 第26-27页 |
| ·良好的公共关系 | 第27-30页 |
| ·公共关系的内涵及特征 | 第27页 |
| ·公共关系理论 | 第27-28页 |
| ·农民专业合作社良好公共关系的建立 | 第28-30页 |
| 4. 福建农民合作社运行机制的现状分析 | 第30-39页 |
| ·社运行机制的特征 | 第31-36页 |
| ·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| 第31-34页 |
| ·服务功能逐渐扩大 | 第34-35页 |
| ·内部运行机制逐步完善 | 第35-36页 |
| ·福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6-39页 |
| ·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运作有待规范 | 第36-37页 |
| ·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不善 | 第37页 |
| ·经营服务能力较弱 | 第37-38页 |
| ·外部发展环境有待完善 | 第38-39页 |
| 5. 福建农民合作社运行机制的案例探析 | 第39-52页 |
| ·案例一:仙游县度尾仙溪果业专业合作社 | 第39-42页 |
| ·合作社概况 | 第39页 |
| ·合作社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| 第39-40页 |
| ·合作社的经营和服务活动 | 第40-41页 |
| ·合作社的主要成效 | 第41-42页 |
| ·合作社规范运行机制的启示 | 第42页 |
| ·案例二:厦门琴鹭鲜花专业合作社 | 第42-45页 |
| ·合作社概况 | 第42-43页 |
| ·合作社规范信用合作的主要做法 | 第43-44页 |
| ·合作社规范信用合作的主要成效 | 第44页 |
| ·合作社规范信用合作的启示 | 第44-45页 |
| ·案例三:建瓯市富农植保防治服务专业合作社 | 第45-48页 |
| ·合作社概况 | 第45页 |
| ·合作社运行开展专业服务的主要做法 | 第45-46页 |
| ·合作社开展专业服务取得的成效 | 第46-47页 |
| ·合作社开展专业服务的启示 | 第47-48页 |
| ·案例四:清流县嵩溪镇爱珍豆腐皮农民专业合作社 | 第48-52页 |
| ·合作社概况 | 第48页 |
| ·合作社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 | 第48-50页 |
| ·取得的成效 | 第50页 |
| ·对完善经营管理制度的启示 | 第50-52页 |
| 6.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对策 | 第52-56页 |
| ·主要研究结论 | 第52-53页 |
| ·推动农民专业农民合作社运行机制发展的对策思考 | 第53-56页 |
| ·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 | 第53-54页 |
| ·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 | 第54页 |
| ·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服务功能 | 第54-55页 |
| ·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育 | 第55-56页 |
| 主要参考文献 | 第56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