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氮量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生物活性及晚疫病发生程度的影响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目录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24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2-22页 |
·氮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·氮素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| 第14-17页 |
·氮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7-19页 |
·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| 第19-21页 |
·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展 | 第21-22页 |
·本研究目的及内容 | 第22-23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2-23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页 |
·本研究的创新点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4-34页 |
·研究区域概况 | 第24页 |
·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| 第24-25页 |
·供试品种 | 第24页 |
·供试微生物培养基 | 第24页 |
·试验处理设计 | 第24-25页 |
·小区设计 | 第25页 |
·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| 第25页 |
·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 | 第25-26页 |
·土壤细菌的计数 | 第26页 |
·土壤真菌的计数 | 第26页 |
·土壤放线菌的计数 | 第26页 |
·马铃薯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测定 | 第26-28页 |
·脲酶 | 第26-27页 |
·过氧化氢酶 | 第27页 |
·中性磷酸酶 | 第27-28页 |
·蔗糖酶 | 第28页 |
·马铃薯土壤细菌多样性的测定(DGGE 技术) | 第28-32页 |
·土壤样品微生物总 DNA 提取的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土壤微生物总 DNA 的纯化 | 第29页 |
·土壤样品总 DNA 质量的检测 | 第29页 |
·细菌 16S rDNA PCR 扩增 | 第29-32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32页 |
·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调查及产量测定 | 第32-34页 |
·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调查 | 第32-33页 |
·产量测定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54页 |
·氮素水平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| 第34-39页 |
·不同氮水平下马铃薯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 | 第34-36页 |
·不同氮水平下马铃薯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 | 第36-37页 |
·不同氮水平下马铃薯根际土壤可培养放线菌数量 | 第37-39页 |
·氮素水平对马铃薯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| 第39-45页 |
·不同氮水平下马铃薯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不同氮水平下马铃薯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不同氮水平下马铃薯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不同氮水平下马铃薯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分析 | 第43-45页 |
·不同氮水平下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| 第45-50页 |
·根际土壤总 DNA 提取 | 第45页 |
·PCR 扩增结果 | 第45-46页 |
·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 DGGE 分析 | 第46-50页 |
·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及产量分析 | 第50-54页 |
·不同氮水平下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情况 | 第50-51页 |
·不同氮水平下马铃薯的产量 | 第51-52页 |
·不同氮水平马铃薯薯块大小以及数量的差异 | 第52-54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54-62页 |
·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·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·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·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57页 |
·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·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| 第58页 |
·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·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| 第59-62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2-64页 |
·微生物数量 | 第62页 |
·土壤酶 | 第62-63页 |
·细菌群落的多样性 | 第63页 |
·晚疫病发生程度及产量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个人简介 | 第73页 |